■1988年,我国开始专门设立土地开发建设基金(当年安排5.7亿元,后改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专项用于农业综合开发。从此,我国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拉开了序幕。
■多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1994年—2010年,产业化经营项目共投入财政资金507亿元,投入总规模达1500多亿元,共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农副产品加工项目8000多个,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种植养殖基地项目1500多个。
记者:我国为何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总体成效如何?
王建国:我国是人口大国,耕地和淡水资源十分紧缺,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将使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目标明确、类型多样、功能互补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在这些政策手段中,农业综合开发因其鲜明的“综合性”开发特色、较强的财政资金带动效应而备受瞩目。
20多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始终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任务,实行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地方财政资金,同时吸引银行贷款、农民自筹和其他资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1988年—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6.1亿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970亿斤。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35521万亩,改良草原(场)5863万亩,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40万亩,支持丘陵山区开展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663万亩。近年来,每年新建产业化经营项目直接带动受益农民约2200万人,这些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比项目实施前增加500元左右。每年新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每亩增加收入近300元,约有3000万农民从中受益。
记者: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启动了“农业综合开发引导支农资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现在情况如何?
王建国:2007年,农业综合开发首批选择43个县(市、区、农场)实施新农村试点项目。2007年—2009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7.05亿元,用于新农村试点项目。在此基础上,地方财政也积极增加投入。新农村试点项目使新农村建设由单一的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使人财物等资源真正优化配置。试点项目把发展农业优势产业作为促进生产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实现了由项目开发向产业开发的转变。试点项目的实施,加大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了农业基础建设,促进了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同时,试点地区积极开展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
记者:世行、亚行项目和资金是如何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的?
王建国:1998年至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先后组织实施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二期项目和三期项目,累计利用世行贷款5亿美元。世行二期项目实施期为1998年—2003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3亿美元,项目建设地点为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5省的131个县(市、区)。世行三期项目实施期为2005年—2010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两亿美元,项目建设地点为河北、重庆、宁夏和云南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3个县(市、区)。
通过项目实施两期世行贷款项目,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04万公顷,建设节水灌溉面积106万公顷,平整土地62万公顷,秸秆还田41万公顷,平衡施肥23万公顷。两期项目累计培训农民18万人月,支持了660项实用性科研课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面积达36万公顷。世行三期项目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协会20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约330元。项目区的林木覆盖率提高了约4个百分点,土壤和水体的农药残留量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高。
记者:当前,农业综合开发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如何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扶持方式?
王建国: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今后农业综合开发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有:一是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机制需要进一步强化;二是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平台,引导其他支农资金统筹开发的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三是两类项目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四是工程建后管护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五是财政资金监管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为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农业综合开发将重点围绕完善政策和创新机制,进一步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完善投入政策和财政资金引导机制。在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更多利用市场手段,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多元化的资金监管机制,加强资金运行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本报记者 杨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