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峥是从首钢高速线材厂分流到迁钢的一名回民职工。他在一冷轧热处理作业区工作,那里离食堂较远,但是他每天都能在岗位上吃到食堂专门送来的热腾腾的清真饭菜。小伙子说:“首钢给了我家一样的温暖。”
侯建宁分流安置到动力作业部,他和同屋的工友都是甲班,工友睡觉打呼噜影响他休息,单位领导知道后,将侯建宁调为丁班,让两人错时休息。
“‘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是首钢在搬迁工程中一直秉持的原则,我们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彻于数年搬迁的始终,力争让首钢每一个职工都能够得到温暖细致的关怀。”首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姜兴宏说。
摸清职工情况
2003年,首钢先期启动搬迁调整的部分项目。2005年,国务院批准《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2011年1月13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首钢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停产仪式上,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首钢全体职工授予“功勋首钢”牌匾,这标志着首钢兑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庄严承诺,首钢的搬迁调整告一段落。
首钢搬迁之初,公司党委就强调“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使得职工同样得到发展,员工不能随着企业发展,这是企业的失败”。2009年,首钢党委深入16个生产单位,采集分析了14800多名职工的57.6万个信息;2010年,采集了停产范围内所有职工的信息,测算了近500万个数据。通过“核对数字、核对岗位、核对时间、核对人员、核对素质、核对住址”等措施,做到了“岗位工作清、人员对象清、思想状况清、家庭情况清、支援意向清、分流时间清”。
创新疏导方式
为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首钢采取党委书记与职工互动交流、职工专题恳谈等方式,公司领导、劳资专业人员、政工干部都参与到搬迁的思想工作中,让职工充分了解、理解分流安置政策。
2008年迁钢公司上马冷轧,招收了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迁钢公司请矿业公司职工子弟学校的老师赵欣做了几场角色转换的团体心理辅导讲座。此后,迁钢公司每年进行入职教育时,都会请赵老师为职工做心理调适专题讲座。
为使分流安置人员安心、放心、舒畅地分流出去,首钢各单位普遍建立了“职业发展辅导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制订“个性化、精细化”的方案。分流期间,首钢特别加大了企业文化传承和文体活动力度,专门组织制作了印有首钢厂东门和主流程14个单位特色图案的巨幅长卷,开展签名留言活动,拍摄《回望石景山》、《光荣首钢》专题片……让职工把对首钢浓浓的感情释放了出来。
解决实际问题
将年产800多万吨的钢铁企业整体停产,安置分流职工6.47万多名,在全世界也是史无前例的。在搬迁中,首钢党委一直强调,解决思想问题不能空对空,必须注重为职工解决好各种实际问题。
首钢积极与市、区人力社保局协商,一次性成功集中补填32574名职工失业保险记录;按时完成了1万余份档案的转移工作;针对部分曾经在有毒有害等岗位工作的职工,公司组织整理出240个不规范的岗位名称,获得两级社保部门的认可,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为给留守职工提供更多合适的岗位,首钢在新基地与老厂区建立了互动机制,尽最大努力让每个职工专业对口、岗位对口、工种对口、平稳安置。按照政策,部分停产单位的职工要离开首钢重新择业,首钢积极与市、区主管部门进行对接,不断向这些职工发布岗位需求信息。
没有发生一起职工集体上访,没有出现一起安全事故,“职工满意、企业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让搬迁中的首钢赢得了职工的支持和信任。首钢工人说,工厂是工人的巢,但是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宁可拆掉我们的巢,虽然首钢钢铁主业要搬了,但这里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本报记者 柳 霞
【专家点评】
企业文化是企业和谐的基础
首钢在企业搬迁中“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彻始终”,注重,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以下两方面的有益启示:第一,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其实就是给工人的社会权利以充分的尊重和保护;第二,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是建构企业文化与企业人文精神的重要方式。企业不仅生产产品,而且也在不断地铸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与企业人文精神。首钢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形成着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与人文精神,这些都为企业的和谐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了坚实基础。
杨建华(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