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扬州,秋风微凉。9月2日,第三届全国高职高专环境监测技能大赛在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开幕,来自全国34所高职高专院校的100多名学生在这里同台竞技。
如此高规格的赛事首次落户江苏,为何就选择了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该院党委书记朱康娓娓道来:“作为一所高职学院,我们深知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关键。我们希望通过绿色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将环境教育、可持续教育和科学人文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来。”
和谐教育:为环境和资源问题对症下药
近年来,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无疑是当务之急。
作为江苏唯一、全国也为数不多的独立设置的环境资源类高职学院。近年来,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坚定服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办学方向,积极适应经济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了“生态环保、资源勘测、现代农业、健康卫生”等极具特色的绿色专业群,并主动对接和服务“人口、环境、资源”三大问题,面向一线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践行环境教育、生态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全新理念。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独具特色的专业培养硕果累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优秀”等次;全国职业核心能力示范性培训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近几年,该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逐年提高,2009年3027名毕业生总签约率为80.97%,总就业率为97.62%。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工作效果等指标的评价均达到良好以上。
人本教育: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在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眼里,“高职教育是大众化教育,应该面向人人。”从2003年开始,学院用8年时间探索出了“四个人人”的人本育人思想,即“人人都有学习求知的权利,人人都有实践提高的平台,人人都有健康成长的环境,人人都有铺设绿色人生的桥梁”。
“课堂教学中,我们尊重差异性、激发自主性、强化实践性、鼓励创造性。”该校一位高等数学老师这样理解“人本教育”。他以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过程为例跟记者解释:首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块,然后按照自编的《分层数学》教材,进行“走班制”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开发智力潜能。
此外,“项目式教学”和“情景式教学”也已成为学院人本教育的亮点。早在2006年,该院计算机系就与北大青鸟集团合作,在课程体系、技能训练等方面导入项目教学,学生经严格考试,入学一年后可获得初级程序员证书。园林园艺专业开展情景式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该专业也连续3年在全省大学生插花技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素质教育:从“操作的工具”到“和谐发展的人”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掌握技能。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用专业知识将学生培养成‘操作的工具’,而要使之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这是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过程中一直秉持的理念。
为了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学校不断完善融实训与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目前,该院建有“国土规划勘测”和“农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省级实训基地两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中水处理系统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6个,三友化工扬子津研发中心等“校中厂”式研究中心3个。同时,依托实训中心,建有国土资源部特有工种技能培训与鉴定站等3个高规格的培训与鉴定机构。
开展“校地合作”,建设融教学与服务于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学院的另一举措。该院先后与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江苏蓝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30多个。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方式,开启了校企合作机制的有益探索,初步形成融学生实践、教师培养、社会服务和学生就业于一体的素质教育体系。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们将致力于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继续秉承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该学院院长吴春笃教授满怀信心,这也是该校全体教职工的共识。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季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