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文化产业的突飞猛进,韩国对相关领域人才的需求也急增。因此,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学科也应运而生。事实上,金融危机之后,传统的人文学科遭遇到深刻的危机。为谋求发展之道,部分知识分子主张用“人文+想象力+数字化技术”的模式把传统的人文学科建设成实用性的文化产业学科,试图以此来化解人文学危机。当然,这一思路也正顺应了“文化产业时代来临”的历史潮流。2000年以后,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学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起初,部分高校在研究生院设立了相关的专业和院系,随后扩展到大学本科、专科教育和远程教育领域。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韩国文化产业学科发展的现状。参照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文化产业正规教育机关现状(2005)》的统计可知:1.除正式名称包含“内容/文化内容/数字化内容/文化产业”的学科之外,动画·卡通形象·漫画、音乐、游戏、广播电视、电影等也被划分在文化产业学科的范畴之内,这些学科的数量居多,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2.学制上有2—3年制的专科院校、4年制本科院校、研究生院和网络院校。其中,4年制本科院校的数量最多,是推动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主力军。3.从专业分布上看,广播电视和动画·卡通形象·漫画专业的数量占总数944个的一半以上,其次是电影和音乐专业。4.文化产业学科的类型,根据各院系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可以划分为工科、艺术·设计、文化科学、经营信息等几类。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文化产业学科是以对既有专业进行转型为主流的。
其次,以文化产业学科的课程设置为中心,进一步了解韩国文化产业学科的具体状况。大部分文化产业学科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活跃于该领域的专业人才,即参与文化内容的企划·制作活动的人才,其中也包括了经营和管理人才。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学科的课程涉及企划、开发、市场和文化企划四个领域。因此,文化产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方向可以整理为以下四点:1.进行文化内容企划·创新的人文和艺术基础;2.洞悉市场走向的经营能力;3.从事文化内容制作·开发的技术;4.文化企划能力。以3所4年制本科院校文化产业学科的课程设置为例,如图所示:3所大学的文化产业学科的课程分配在各领域的比率不尽相同。世宗大学数字内容学比较侧重于技术方面的教育,湖西大学则较重视人文和艺术基础,而韩神大学的课程设置则较为均衡。由此可见,各校文化产业学科依据自身的属性和理念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凸显各自的专长和特色。
但是,应当看到,韩国文化产业在近十余年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在培养了一批批专业人才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大致分为四点:
第一、文化产业作为一门学问,其独立的学科体系尚未形成。首先,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还存有较大的争议,而这直接影响到对文化产业学内涵与外延的把握;其次,文化产业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明确,研究方法论也尚未确立;再次,对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的研究也相当欠缺,尤其是该学科诞生的时代背景等问题尚未彻底厘清。如何建构学科体系,这将是韩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疑难课题。
第二、文化内容学科的课程设置在获得与文化产业具体的连结性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根本原因是对于文化内容的核心缺乏充分的体现。这一局限性在侧重工科和信息科学的文化内容学科中表现得格外明显。文化内容产业中的技术,并非仅限定于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还包括了人文学、社会科学、艺术、设计等概念。因此,课程设置应反映出“知识和技术的创造性结合”这一理念。
第三、专业教员不足。文化产业作为一门复合型、交叉性很强的学科,知识涵盖面广,需要大规模的专业教员。然而,结合高校财政和行政的现实情况来看,确保充分的专业教员较为困难,各校不得不依据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特性化方案来聘请专业教员。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目前从事文化产业教育的教员也并不“专业”,多数是把文化产业作为“副业”。因此,发掘和培养专业教员也迫在眉睫。
第四、“专科—本科—研究生院”之间的结构有待进行系统的搭建,是金字塔型或是交叉覆盖型,又或者是相互独立型等等,需要深入探讨。明确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还有助于提高教育效率。
(作者单位:韩国外国语大学全球文化产业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