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记者相对而坐,来不及脱下工作服的廖平略显疲惫,因为之前他一直在实验室与工业部门专家一道为某型导弹提高突防性能进行测试论证。
平时,廖平不善言辞,可一谈起基于信息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他的思维异常灵活,话匣子一打开便滔滔不绝:“军委从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明确提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作为与武器装备‘零距离’接触的一名军代表,最紧迫最关键的就是立足本职着眼战场,推动战斗力生成的步伐快一些,快一些,再快一些。”
带着“感恩”去求学
记者:听说你博士研究生毕业时为自己立下过这样一句座右铭:既要忘记自己是博士,又要牢记自己是博士。能否谈谈当时的初衷?
廖平:我是2004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的,2006年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当时军检验收系统博士还不多,容易受到大家关注,所以,我告诫自己,接受任务时,要忘记自己是博士,不能挑三拣四;开展具体工作时,要记住自己是博士,高学历更要有高标准。
坦率地讲,这些年我一直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感到身后随时有监督和期盼的目光。
记者:你读硕士研究生时是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为何后来读博士研究生时又改学专业方向截然不同的物理电子学专业?
廖平:1998年我研究生毕业分到军代室成为一名监造武器装备的军代表,当时国防和军队领域正在兴起一场以科技练兵为龙头的军事革命,信息化浪潮对军队的需求迫使我们不得不迅速拓展知识面。我用两年时间学习电子科技方面的知识,于2000年顺利考取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从此便与物理电子学结下不解之缘。
记者:许多人羡慕你在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就,这背后有何动力和秘诀?
廖平:我出生在川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为了供我读书,两个哥哥初中未念完就去南方打工。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因此,我十分珍惜,从中学生到博士生,我能处处感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人间真情,我庆幸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一直带着感恩去求学。求知的道路异常艰辛,尤其是后期,一边完成本职工作,一边做各种实验,专业跨度大,个中滋味和甘苦只有自己知道。我的博士生导师杨中海很理解我,说我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是为了学本领。
“特殊岗位需要特殊作为”
记者:你如何看待自己所取得的成绩?
廖平:特殊岗位需要特殊作为。就如攀崖的植物,架子多高,根藤就能延伸多远,人的成长环境也是这样,我只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导弹武器装备是一个复杂体系,每一个战斗指标的实现,都凝聚着众人的智慧和汗水,光凭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不可能做到。
记者:你从事的工作保密性很强,默默奋斗却很少为人所知,心理上是否产生过落差?
廖平:记得一次新型号武器重大试验发射任务中,导弹准确命中目标后,在场的部队首长径直朝我走来,紧紧握住我的手说:“这主要得益于你们的辛勤工作,感谢你们为推进导弹武器装备转型作出的突出贡献!”当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些年,我个人荣立一等功、二等功,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第二炮兵“十大砺剑尖兵”;我的同事也多人立功受奖,我们代表室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党和军队给我们这么高、这么多的荣誉,我们一点也不寂寞。正像歌中唱的那样:“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
“务必做到技高一筹”
记者:你主持研发的多项系统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你却很少提及,这是为什么?
廖平: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去拿奖,而是看是否有利于发挥武器装备的更大效能,目前,经我们军代室监造列装的产品虽在新型导弹武器中初露锋芒,但这并不说明什么,不到决战决胜的那一刻,我们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还必须继续跟踪这一领域的最新动态,务必做到技高一筹,赢得主动权。
记者: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关键点是什么?
廖平:关键点是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们必须把开拓创新作为战略基点,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作用。比如,在抓质量建设方面,在过去的生产管理模式中,由于军地双方各司其职,产品出厂时验收合格才能交付部队,不合格的产品由工业部门自行承担,这样一来,既影响武器装备发展进度,也易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随着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节奏加快,我们经过科学论证,建立起军地一体、军民融合式质量闭环管控机制,从立项论证、研制定型、批产交付到使用管理,军地双方全程跟踪,终身负责,这种创新的生产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催生了武器装备快速发展,也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杜绝了不必要的浪费。
记者:你利用工作之余写成的决策咨询报告,有的被部队采用,甚至影响了武器装备发展,你一个小小军代表,为什么要去思考顶层设计问题?
廖平:我们军代室是一个很小的战斗单元,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思考装备需求和发展空间。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树准“靶子”,我们就必须主动去了解自己的装备、军兵种兄弟单位的装备,同时更要了解外军的装备,只有这样,才能知己知彼,适应变革需求。
(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通讯员 张 荣 付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