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2日 星期一

    中非友谊 源远流长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2日 08版)

        中国援非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这一政策持续到今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政府援助非洲的政策是长期的、一贯的,此次中国援助非洲之角地区的行为只是这一政策的现代延续。当然,中国援非的具体项目发展到今天,无论在涉及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上比50年前都大大扩展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中国援非的计划越来越多,中非合作的程度也愈加深入。中非之间的友谊也在长时间的交流与协作中得到了加强和巩固。

        中国政府与非洲国家政府一直以来都在携手帮助非洲人民提高生活水平,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中非合作的过程以双方合意为原则,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中国的诚意之举并非西方媒体恶意刻画般充满势力介入与铜臭味。非洲人民不似西方部分媒体描述的一样无知,中国政府也不像西方一些报刊揣测的如此阴险。

        中非关系源远流长,共同点很多。中非都有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又都属发展中地区,在国际舞台上都有争取平等权和话语权的问题。中非在地理位置上并不相邻,也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因而在交往过程中能够相互尊重。中非在政治上互相支持,在经济上互补共赢的局面对双方都有好处。中非合作以互不干涉内政为基本准则,双方在身份和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因而,中国援非的举动受到了非洲兄弟国家的欢迎和支持。西方某些国家常常以道德先师和民主先锋自居,援助非洲的行为缺乏诚意和最起码的尊重,老是“拿钱换条件”,动辄干涉非洲国家的“家务事”。西方国家与非洲国家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有天壤之别,非洲国家的具体国情非洲人民自己最清楚,无需他人指手划脚。

        中国援非的不少项目都是关注非洲人民实际生活的,在非洲享有赞誉。1964年4月,应阿尔及利亚政府的邀请,中国政府第一次向非洲派出了医疗队,从此拉开了中国医疗队援非的序幕。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年初在“第二届中非卫生合作国际研讨会”上表示:“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向非洲近50个国家和地区派出过医疗队,派遣逾1.7万名医疗人员至非洲服务,人数达2亿人次。”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中国大量的援非项目都涉及这一领域。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建设交通网线、通讯设施、城市给排水以及学校医院,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中国的援建项目包括有全长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喀麦隆拉格都水电站等。此外,继坦赞铁路后的中国援非第二大项目——非盟会议中心也将在今年内竣工。这些基础建设项目提高了当地人的生活质量,能帮助非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中国援非的同时还大量转让农业科学技术,让非洲人民掌握能让自己丰衣足食的本领。中方不仅在当地培训员工,还请非洲派人来中国学习。2005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千年发展高级别筹资会议上宣布了中国的五项举措,这其中就特别强调了为发展中国家培养急需人才。

        中国援非是诚意和善意之举,这些项目为改善非洲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提高自主生产能力,增加当地就业和本地人收入、消除贫困产生了积极作用,给受援国人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本报记者 李盛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