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诗人李白的这首《塞下曲》,写尽了新疆的苦寒与边关将士的报国激情。物换星移,1000多年过去,在新疆6700多公里边防线上,当代军人的报国激情更胜当年,神仙湾、红其拉甫、天文点、空喀山口等海拔5000多米的冰峰雪岭上,将士们不畏苦寒,常年坚守;更有人民军队的钢铁巨鸟,巡逻其间,在雪岭冰峰上飞行,捍卫着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康。
驾驭这些钢铁巨鸟的,就是被誉为“空中铁拳”的新疆军区某陆航旅官兵们。
“低空劲旅”飞出新高度
陆航部队被誉为“低空劲旅”,但新疆边防线地理环境特殊,海拔大多超出直升机的理论极限飞行高度。
2005年6月,新型的武装直升机列装新疆军区某陆航旅。在陆航旅官兵心中,飞行有禁区,但战斗力不能有盲区。为了在现代战争中成为“空中铁拳”,他们决心让“低空劲旅”飞出新高度。
时任团长的成存国带领飞行员驾机赴喀喇昆仑山,试飞新高度。
成存国只有一个念头,向上飞,飞到不能飞的高度为止。
大队长粟祥担心地喊道:“团长,怎么样?”成存国冷静地回答:“各类仪表指示正常,我感到胸闷,但能坚持。”
坚持,坚持,直升机十米十米艰难地攀升,终于,爬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这是直升机的极限,也是身体的极限。
通过试飞,陆航旅总结出不同海拔高度直升机的高空性能、飞行特点、操作方法、极限载重量等性能参数数百个,创造新型直升机在新的高度安全起降等我军陆航史上的4项纪录,填补了该型直升机在高原地区飞行和保障的10余项空白。
“钢翅膀”负重起飞
翻开陆航旅20年发展壮大的历史,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只争朝夕、操戈砺剑的壮美画卷。
组建初期,陆航旅新营区是一片荒凉的盐碱地。没有房子,没有道路,更没有停机坪;更为严重的是,人才奇缺,掰着手指算,全旅能单独执行任务的机长只有8个,号称“八棵青松”。
入伍时就在陆航旅,从战士成长为旅装备部部长的刘振江,见证了陆航旅装备人才培养的艰辛历程。他说:当时着急啊,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引进了新装备也是白搭,等于是一堆废铁。
按惯例,新飞行员要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机长需要8至10年时间。可是,中国等不起啊!为了尽快培养新生战斗力,他们探索出“直上直升机训练”的新路子,即直接从学校接收飞行学员,使学员1年时间里飞完大纲规定的所有训练课目;安排年轻飞行员每年分别在飞行员、教员、指挥员三个不同岗位实践锻炼,从而使成熟机长的培养周期平均缩短了2到3年。
亚森·斯迪克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他像当年汉族老师教自己那样,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带新飞行员上,带出了多名优秀飞行员和机长。
良好的机制使得陆航旅人才辈出。2007年8月,这个旅派出32名飞行员参加“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令人感到骄傲的是他们平均年龄为28.5岁。
“吉祥鸟”危难时刻显身手
20年来,陆航旅官兵把3000多人从死神手中夺回来。直升机成为各族人民心中的“吉祥鸟”。
2010年初,一场特大暴雪横扫新疆阿勒泰、塔城等北部地区——平均降雪达40厘米,山区最深积雪超过2米,最低气温达零下43摄氏度,造成53万多人受灾。
陆航旅官兵闻令而动,奔赴受灾最重的地区。阿尔泰山有72条山沟,沟沟相连,交错纵横。直升机沿着起伏不定的山势搜寻,在哈拉哈特山区的一个山沟里,发现几个人拼命向直升机挥手。
山沟里没有一小块像样的平地,直升机只能在离地面20米高处悬停救人,两边的悬崖峭壁离直升机很近,飞行员在这种情形下操纵直升机犹如在刀尖上跳舞。
机长刘钧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直升机稳稳地悬停。终于,遇险群众一一获救。50岁的帕丽旦流着泪说:“这么大的雪,没有党和政府,没有解放军,我肯定会被冻死。”
这次抢险救灾营救被困群众84人,转移各族群众2200余人次,运送各类生活物资1000余吨。
本报记者 温庆生 特约记者 魏春 本报通讯员 李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