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五天的英国骚乱终于平复了。引发骚乱的原因或许会牵涉到种种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但是,当事态由“值得同情”的“和平示威”升级到野蛮暴力的“打砸抢烧”、随后又演变成富人贫民人人有份的“趁火打劫”时,英国绅士阶级才猛然惊恐地发现,原来是年轻一代病了,而病灶恐怕是英伦教育的贫困。
首先公开承认这一发现的是英国首相卡梅伦。他对媒体抱怨说:那些年轻人在街上打砸抢烧,还面带笑容,完全是不负责任的病态,完全是缺少管教、缺乏教养、没有道德的行为。尽管卡梅伦的言论被英国媒体解读成涉嫌转移公众注意力、回避政府责任,但是,英国舆论仍然认为,骚乱的确暴露出英国基础教育的某些严重弊病。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教育缺失使伦敦这座“绅士之都”变成了“劫匪之城”。
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也看到了英国教育需要担负的责任,他表示,贫穷和弱势地位不能成为制造骚乱的理由,道德感和价值观问题才是引发骚乱的根本原因。他强调纪律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英国学校应当“重建校园秩序”,“老师要有更多的权力处置学生的不当行为”,“司法制度也完全支持教师对学生行使管教权”。
英国舆论指出,暴力骚乱事件反映出的绝不是某个阶层青年的问题,而是整整一代英伦青少年面临的困境。英国《每日邮报》特别指出,骚乱并不源于穷人。参加打砸抢烧的不仅是“贫困、受到社会排挤的青年”,富裕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子女也加入了劫掠者的阵营。事实上,骚乱者中包括了各种家庭出身、不同职业身份的年轻人,他们中有在校学生,有学校助教,甚至还有演员和士兵。他们的年龄也相差悬殊,从10岁的娃娃到已近而立之年的父亲。年轻人在骚乱中的行为也相当不可思议。他们不仅可以坦然自若地打劫,而且还敢在互联网上炫耀自己的犯罪照片和抢劫来的“战利品”。针对这种现象,英国社会心理学家指出,暴徒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有何不妥,他们或许以为这并不是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公民财产和生命安全的犯罪行为。对他们来说,骚乱更像是赛场、狂欢、游戏或是聚会。
即使是到了法庭上,年轻暴徒们的脸上仍旧挂着吊儿郎当、满不在乎的神情;即使是面对摄像机镜头,参加骚乱的女孩也敢于满怀豪情地宣称“我们也可以随心所欲”;即使是明知自己在犯罪,15岁的蒙面少年仍然会得意地叫嚣“他们不敢碰我,我只是个小孩,根本不用介意在街上的恶行有什么后果”。当英国民众从电视画面上看到这一切时,他们会怎样评说“民主国家”完美无缺的教育体系!?又会如何感叹“民主制度”下完美无瑕的教育成果!?孩子们的法制观念、道德底线哪里去了?年轻人怎么会丝毫不讲公民意识、是非观念和社会责任?是谁给了他们如此“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学校生活?又是谁让他们学会了如此肆无忌惮、厚颜无耻、漠视罪责?被电视画面惊呆的英国民众有权将矛头对准学校、社区和政府的公共政策。
教育出了问题,学校、家长、社区都脱不了干系,政府和议会更要负责。众所周知,面对财政赤字不断创下新高的困局,英国政府首先拿教育开刀,减少教育经费,关停社区图书馆,调高学费两倍——如此昏庸无道的执政思路怎能不造成教育的贫困。英国知识界认为,透过昂贵的教育,公众看到的是政府及社会精英对教育的冷漠态度和对社会中下层的忽视。教育的商业化造成了学生理想、信仰、道德感及荣誉感的缺失。在过度商业化的教育理念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嬗变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怪物。英国资深记者、作家马克斯·黑斯廷斯指出:“英国多年来的教条自由主义培养了一批不明是非、没有文化、为福利所供养、以残暴为时尚的年轻一代”,“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于电子游戏、街头暴力和毒品犯罪之中”。
按照英国社会学家的说法,英国社会对教育失控负有责任。过分强调尊重青少年的个人自由,过分纵容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行为方式,必定会造成他们随心所欲、“盲目跟随犯罪”的恶果。英国骚乱再次证明,任何教育理念都不可轻视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家庭要培育学生的道德观念,国家和社会则要为保障道德和法治教育担负起责任。
本报记者 汪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