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地少,南北发展不均衡,这是江苏的现实。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农村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助推苏南实现了全面小康,新世纪以来实施的沿江发展战略实现了苏中崛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数百公里海岸线边的苏北——这里怎样才能后来居上?
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黄海的呼唤中,苏北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两年来,苏北,尤其是作为沿海开发重点的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航运、临港工业、“风光电”等产业,成为现今江苏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两年发展,短板不再短
过去,苏北一直被称为江苏经济发展的短板,江苏经济发展飞速,而盐城、连云港的人均GDP却一度低于全国水平。如今,经过两年的发展,苏北甩掉了“短板”的帽子。
作为全国十大海港之一,连云港以大港建设为龙头,航运上频现大手笔:3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第六代集装箱码头建成并投入使用;南疏港、东疏港道路全面畅通,增加港口堆场22平方公里;两年内新开辟了18条内外贸航线,国际国内航线达到了60余条,月航班达到300班次。同时,该市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用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临港工业,发展新医药、新材料、石化、造船等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的1/3,临港基础工业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比重的45.2%,培育出类似中复神鹰等30家省创新型企业、3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盐城以“一港四区”建设为重点,大丰港区一、二期工程4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已投入运营,年吞吐能力达到1500万吨,2010年吞吐量同比增长162%;实行“风光电”产业互补发展,目前华锐风电集团产业园引进实施风电项目9个、总投资79.56亿元,“国家能源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江苏省海上风电技术”纷纷落户园区……
南通则彻底结束了“有江无大桥、有海无深水海港”的历史,综合交通枢纽门户城市格局加速形成。通过充分发挥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叠加优势,苏通大桥日车流量最高已达到6.8万辆,即将建成的崇启大桥将使从浦东到启东的车程缩短到50分钟;洋口、吕四两个深水大港正式通航将分别建成国际资源港和重要的电煤港,苏通科技产业园等一批跨江联动、跨国合作园区启动建设,11个滨海产业园区建成面积已达195平方公里,承载功能显著提升……
更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的滩涂围垦计划,到2020年规划围填270万亩海域滩涂的目标任务已陆续启动,这下子人多地少的江苏人有了底气:“一觉醒来多了这么多土地,江苏不再受人多地少的瓶颈制约了!”两年间,江苏沿海地区呈现出国家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综合开发、加速扩张,整体实力明显提升的“三大态势”,开始步入后发快进、加速崛起的快车道。
规避弯路,决不成为“过气”产业的集聚地
在沿海大开发中,江苏把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南北共建园区和临港产业园作为重要载体,协调推动苏南及沿江地区的重化工业向沿海地区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江苏从长远出发,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不让沿海地区成为“过气”产业的集聚地。
江苏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为引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优势主导产业。“目前沿海地区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省沿海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都是结合沿海地区特色发展的一些产业,也是一批高新技术的新兴产业。”
在大丰市与南京工业大学合作创办的江苏海洋产业研究院,记者见到了一种新型装潢面砖材料。据讲解员介绍,这种材料从牛粪和秸秆提取原料制作而成,不仅实现了废物利用,而且生产出来的材料绿色环保,目前以每块13美元的价格远销美国。
针对沿海开发的产业布局,江苏省省长李学勇说:“在生态环境上,要突出环保优先、绿色发展。要把节能降耗、生态环保贯穿于沿海开发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充分考虑沿海地区资源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合理开发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技术,为沿海开发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增强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进“两个率先”,沿海开发还需往纵深发展
一直以来,江苏都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两个率先”作为发展目标。沿海开发战略使沿海地区成为江苏经济新的增长极,为实现“两个率先”打开了新的窗口。
目前,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把高点定位、规划引导、加强论证、建设载体和创新思路确立为沿海开发的基本工作方法,各项工作成绩突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但是他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在科技资源占有、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沿海三市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要满足沿海开发战略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江苏沿海开发研究院院长成长春教授认为,“十二五”期间,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取得更大发展,建设海上江苏,首先要加强海洋意识,不断扩大海洋经济规模,再者就是要开发建设现代化综合大港,组建港口群,加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能力,要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海洋经济要快速发展,必须通过海洋科技创新,使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
另外一些专家强调要完善各项政策支持,一要出台各种海洋经济政策,鼓励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及各种生产要素转移到海洋生产中去;二要出台科技发展政策,进行科技创新,保障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三要出台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各项法律法规,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江苏沿海开发还需往纵深发展,不仅要上项目、出效益,而且要在体制、机制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形成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在沿海开发中的合力,形成全省各地各部门共同支持沿海开发的良好局面。”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对此寄予厚望。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张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