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30日,经选举产生的缅甸总统、副总统宣誓就职,国家权力依法正式交接,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军人政府划上句号,缅甸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重要的转型期。在民选新政府即将届满百日之际,仔细观察和对比体会,不难发现,无论外交上还是内政方面,新政府正在发生着新变化。
在外交领域缅甸新政府日益自信和活跃。就职当日,吴登盛总统在联邦议会发表就职演说阐明新政府外交政策时,有四句话是核心:奉行自主、积极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愿意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呼吁停止对缅施压。新总统向缅甸民众和国际社会发出明确信号,新政府将秉承过去政府的政策基础,同时打开国门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社会活动,化解和减少国际压力和不公正待遇,为国家和人民争取与他国一样的平等发展权。稍后,吴登盛在印尼雅加达召开的东盟峰会上主动提出缅甸承办2014年东盟峰会并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有评论认为,缅甸新国家领导人国际外交舞台上的首次亮相“华丽、积极、成功”。5月26日至28日,吴登盛总统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元首一致同意,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此举,再次赢得国际社会关注和赞许。
随之而来,国际社会对缅甸新政府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特别是西方国家由最初对缅甸大选“公正性、代表性、合法性的公开质疑”转为默认和接纳。与缅甸传统友好国家印度外长、俄罗斯副外长来访“相映成趣”的是,西方国家也纷纷效行,澳大利亚外长成为“十几年来首位访缅的西方国家外长”,美国参议员麦坎恩及多位国务院高官、挪威、德国、日本副外长及欧盟官员也走马灯似的访问仰光。此间国际问题观察家评论说,虽然西方国家在解除对缅制裁方面先决条件多多,但不难看出,它们与缅新政府改善关系的心情还是相当急切的。
在经济领域,新政府的变革决心和步伐似乎更大。吴登盛就职时曾强调国家发展经济,实行市场经济制度,欢迎外国投资,还表示将颁布一系列法律,以适应新的形势,促进经济发展。实际上,在吴登盛担任政府总理的军政府后期,缅甸已经着手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借鉴中国等国发展经验,今年年初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颁布了引起国内外经济界广泛关注的《缅甸经济特区法》以及3月份的《土瓦经济特区法》。此间众多分析人士都认为,在此基础上,新政府在经济领域有所作为的空间更宽广。
在一些具有“缅甸特色”的敏感领域,新政府也广纳民间声音,着手变革。比如关于外币兑换,据此间媒体最新报道,在缅甸工商总会等商业组织的力推下,政府正酝酿中止实行多年的“双轨汇率制”,即官方规定的美元兑缅币汇率为1:5.5,海关税收统计均以此计算,而市场上的实际汇率为1:750,最高的2007年个别月份曾达到过1:1400,官价与黑价竟相差250多倍。
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新政府也逐步开始与地区和国际接轨的步伐。对手机、因特网的申请和使用开始放开的同时,据官方媒体报道,从6月10日起,自1962年开始实行的新闻出版物审查制度由“官方预审”,变更为“民间自审”,首批选取82家报纸和96份杂志进行试点。此举一出,当地新闻出版界便喝彩连连。
(本报驻仰光记者 李志强 本报仰光7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