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3日 星期一

    在沙漠里栽下一种希望

    ——刘志峰与沙棘树的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李 慧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3日 04版)

        在中国广袤的西部地区,生长着一种特殊的植物——沙棘树。它顽强而坚韧,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改善生态;它不嫌土地贫瘠,抗风抗沙,耐旱也耐涝;冰天雪地,炎热酷暑,它依然挺立。因此,人们都称它为“生命树”。

        沙棘虽然“浑身都是宝”,但是发展沙棘产业投资回报时间周期长,很难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因此沙棘的产业化之路并不平坦。

        为了让荒原增绿、农民增收,有一位年轻的企业家一直怀着一个“沙棘梦”。他不畏发展沙棘产业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和挑战,不停地为打造完善的沙棘产业链奔走,他就是内蒙古水域山饮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峰。

        刘志峰说,我有一个梦想,把沙棘产业做大做强,为家乡的这片土地披上绿衣。

        如今,这个梦想正在一点点实现。

        梦想的力量

        通过种沙棘树来改善沙地环境,是防治沙漠化的一项重要“法宝”。然而,种树的过程,尤其是把沙棘做成一个产业的过程却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简单。

        “有很多人跟我说,改善生态种沙棘树是政府引导下全社会的事情,靠你一个企业也许只是杯水车薪。可是,我并不这么认为,虽然很难,可这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啊。”刘志峰感慨道。

        这个土生土长的鄂尔多斯人,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至今,他依然清晰地记得,童年时期,村口的那条小河清澈见底,河边青翠的草原是孩子们上学路上必经之地。但是近年来,植被退化,河流干涸,每看到这些,刘志峰心里都感到无限落寞。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志峰接触到沙棘,从那时起,他就坚定了自己的梦想——沙棘,一个能让贫瘠的土地披上绿衣的产业。

        2009年5月初,尽管鄂尔多斯高原仍是朔风凛冽,可伊金霍洛旗的许多农户都收到了水域山公司免费提供的沙棘苗,还收到了种植沙棘的补贴。不久,昔日看似无可用途的荒漠、滩头地上,新栽的沙棘便挺起了稚嫩的腰肢,荒漠变绿的梦想踏上了新的征程。  

        从原料源头开始,刘志峰建立了沙棘“订单种植”模式,把数十万农牧民和百万亩的沙棘原料基地纳入管理体系。五年来,他投资4亿多元打造沙棘绿色产业链,带动农民种植了70万亩近亿棵沙棘树。

        不懈地开拓

        沙棘果中含有190多种活性成分,其VC含量是猕猴桃的4—8倍,是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植物。

        “开始做沙棘产业时,国内生产技术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的经验可循,如何从根本上改变原始的生产模式,是最让我头疼的问题。”创业之初的艰辛,让刘志峰至今记忆犹新。

        于是,刘志峰和他的团队开始从科研做起。2007年,刘志峰和国内一所农业大学合作,经过两年的科研攻关,他们对沙棘果的前处理环节进行技术革新,并于2008年底研制出分子溶解技术,在沙棘提纯、降酸技术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一个现代化的沙棘生产加工基地拔地而起。

        和沙棘结缘之后,刘志峰一直思索如何才能种更多的沙棘树。通过调研和思考,他意识到,只有实现产业化模式,才能带动更多人种植。他将沙棘果原浆做成果汁,果皮提取黄酮,果籽提取籽油,再将沙棘皮和籽回收提取氨基酸,剩余下脚料做成沙棘饲料,打造出一个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沙棘从栽种到产生收益需要三年时间,收益周期长,很难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了让更多农民种植沙棘,刘志峰免费为农民提供种苗并发放种植工资,采取公司与农民合作的方式,现在已发展约70万亩沙棘种植基地。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一亩地可以种植150棵沙棘树,收获后农民一亩地可以得到600多元纯收入。2010年共收了一亿三千万元的沙棘原果,每户农民收益按6000元计算,我们就改善了陕甘宁地区6万人的生活状况。”

        栽一种希望

        目前,干旱和气候变化已经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土地沙漠化受害国。

        为了抵抗沙漠化,很多专家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1984年6月,钱学森先生在长期研究思考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沙产业、草产业理论。这是钱学森先生首倡的面向未来、造福人类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许多专家学者不断地学习研究,实践总结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但是,很难有企业将这一理论落实到实处。 

        在多数企业家看重追求利润和效益的今天,沙棘产业似乎是一个漫长而遥远甚至前途未卜的事情。在刘志峰眼中,种植沙棘树是在播种一种抵抗沙漠化的力量和希望。

        然而,沙棘产业是一个投入大、门槛高、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刘志峰说,“农业、林业是目前中国非常弱势的产业,一般没有人做,如果出于赚钱的角度,这几个亿如果投到房地产或者其他行业都可以有很好的收入,但是我还是想把这个事情做起来。”

        刘志峰认为,林沙产业发展的关键就是科技化、产品化、市场化、品牌化,要将沙地植物的产品打入市场,实现品牌化、产品个性化的销售良性循环,以利带益,实现生态治理的产业化之路,因此这种产业链很长,后续的销售渠道的拓展、品牌的积淀需要时间和大量资金的投入。

        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很多人对刘志峰的做法感到不解:“种树、绿化、治理沙漠是国家、政府考虑的问题,你一个企业的力量能有多大?”对此,刘志峰认为,做沙棘产业是理想,也是责任,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世界上总得有人种树,即使是普通人也要做应该做的事情,种多种少是个人能力的问题,哪怕种一棵我也要种。”他说。

        一公顷沙棘树,一年吸收二氧化碳21.75吨,释放氧气79.25吨,每当想到这些,刘志峰就深感欣慰。“种树是艰辛的,但它是快乐的,因为这是在孕育生命。每当看着荒漠中的绿色小生命在成长,我心里那种宁静和快乐就溢于言表。”在坚持理想的过程中,刘志峰正体会着一种独有的快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