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3日 星期一

    伟大历程

    忽如一夜春风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面拨乱反正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6月13日 01版)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会议公报。 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新华社南京6月12日电(记者郭奔胜)在沪宁线高速奔驰的列车上,一位名叫李全会的青年人主动与记者攀谈起来。他说,自己的生日是1978年12月25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三天出生的,父母起这个名字,就是为了纪念这次让他的家庭,也让国家后来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会议。

        李全会说,每到他生日的时候,全家都要庆祝一下,父母也是用这种特殊方式纪念三中全会。因为他的父母都是恢复高考第三年后才有机会考上大学的,后来成为知名的工程师。李全会现在在上海一家外资企业工作。

        “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真切地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迸发出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进步。”李全会说。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非同寻常、影响深远的会议。会议虽在寒冬召开,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永不消逝的春天气息。

        这次全会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强调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决定加强党的领导机构,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由此,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多年的发展,改革开放道路越走越宽,人民生活由贫困实现了总体小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中国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社会秩序持续稳定,文化建设百花齐放……

        夏天的南京城绿树成荫,在马鞍山路12号一个宁静的院落里,76岁的胡福明兴奋地拿出珍藏多年的几份报样和一份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明日报。他小心翼翼地展开着,年代的久远让报纸发黄了,但从字里行间依然可见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一次来之不易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各条战线进行着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人们感受到了久违了的春天的踪迹,但由于“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以及长期“左”倾错误造成的影响,拨乱反正遇到了严重的思想阻碍。

        “两个凡是”提出不久,1977年4月,邓小平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1978年5月,经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和《光明日报》上先后发表,继而引起真理标准问题的热烈讨论。

        邓小平对这场讨论给予了及时而有力的支持,使这场讨论迅速发展成党内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讨论为打破“两个凡是”和多年来盛行的个人崇拜的禁锢,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胡福明说,许多现在看来十分正常的思想认识、自由表达,在那个时期却是十分不易的。一想起当初的境况,就觉得今天的一切太值得珍惜了。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就在这次思想碰撞激烈的大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讲话回答了历史转折关头党面临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冲破“两个凡是”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因而受到与会同志热烈拥护,实际上成为即将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蓄势已久的思想解放能量和肩负使命的历史坐标终于定格在1978年的12月18日。经过中央工作会议的充分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期召开,水到渠成。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讨论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从1979年1月起,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建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桑学成说,这个举世瞩目的会议,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奠定了前进的基石,因此她永久温暖着全体中国人的记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至今感慨万分,当年他们听到广播里播出会议公报时,都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陈云等人的推动下,党中央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到1982年底,平反冤假错案基本完成。党在干部问题上的拨乱反正,为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准备了领导力量。一批受迫害的民主人士、一大批长期受打击的知识分子也恢复了名誉。一些在“文革”中因同林彪、“四人帮”进行斗争而惨遭迫害的共产党员和群众得到平反昭雪。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能够总结以往好的经验、好的思想,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又深刻地而不是肤浅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总结以往所犯错误,吸取教训,纠正错误,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放眼今天的中国大地,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和改革开放道路,是那样的清晰而又稳健。虽然经历了各种严峻挑战,但中国道路却越走越宽广:那些奔驰在城市之间的“和谐号”动车是例证,那些又好又快的发展奇迹是例证,那些发生在城乡之间的和谐故事是例证,令国际社会尊重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是例证……

        链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讲话中关于“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的重要论断,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发表了由胡耀邦审定、文末注明“《光明日报》社供稿,本刊作了些修改”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刊登了此文,当天新华社转发,次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予以转载,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报纸也陆续予以转载。这篇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阐明了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这篇文章在全党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和谴责,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大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场讨论“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报记者 王海磬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