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男,汉族,1966年3月生,中共党员,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热轧厂高级技师。
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24年,王军用自己不懈努力,去追求人生的价值和高度,从一名普通的岗位辅助工,逐渐成长为新时代的技术工人,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成才和创新道路。
1987年,王军从宝钢技校毕业分配到正在建设中的热轧厂。在别人看来,这活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做不出成绩,但乐观上进的王军不这么认为。他想,自己虽然不能成为八级钳工,也要做一名优秀的剪刃组装工。刚进厂时,热轧精整线正处于开工调试阶段,王军每天早早赶到现场,有活干活,没活就跟在外方专家后面,问这问那。一次,王军和8名工友竭尽全力花费一天时间安装好一个机架的剪刃,却被外方专家告知,由于设计的原因机架有问题,为不耽误第二天的联调,必须马上返工。这次彻夜返工的经历让王军明白,国外的先进设备也并非完美无缺。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王军的第一个创新成果、集团公司先进操作法“飞剪剪刃快速更换法”诞生了。紧接着,他的第一个专利“纵剪机架用割圈”诞生了,让“辅助岗位没有技术含量可言”的说法不攻自破。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技能,从1996年到2004年,经过8年苦战,王军完成了同济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本科学业。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让王军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含金量也逐步提高。2000年以来,王军共获得国家专利121项、宝钢技术秘密24项、PCT国际申请4项,为企业年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他自己也从一名普通剪刃工逐步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宝钢技能专家、宝钢人才开发院兼职教授,实现了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发展。
2000年初,王军作为主要牵头人之一,在热轧厂组织成立了职工发明创造协会,他将自己的创新体会、创新知识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协会中的每一名成员。截至2010年,仅22名成员的热轧厂职工发明创造协会获得技术秘密306项、获国家专利局受理和授权的专利198项,完成科研项目36项、技改项目28项,实现年经济效益近2亿元。
王军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