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周家德
周家德,男,汉族,1970年12月生,贵州煜峰投资有限公司工程师。
周家德打工致富后,不忘帮扶他人,回报社会,常年热心公益事业,用爱心的阳光与情怀,温暖着他帮助过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
周家德出生在贵州大方县的一个少数民族山村,因家庭贫困,17岁就开始了打工生涯。靠着钻劲和勤奋,周家德学会了电工、焊工、木工、金属门窗制作安装等手艺。学到技术后,他不忘回报家乡父老,从家乡带出120多名农民兄弟到城里打工创业,免费培养了来自贫困山区的徒弟1000余人,并出资培训他们获得各类专业技术上岗资格证书,让他们全部就业。有的人还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有的资产已超过百万。1996年,周家德捐资在水城县纸厂彝族乡小学组建了“家德希望班”,使20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并先后资助了10名贫困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2001年,为了使家乡告别人背马驮交通不便的历史,周家德助资修建了家乡公路。在日常生活中,周家德总是竭尽所能帮助和关爱困难人群。2005年12月至2006年,先后捐资21万元,帮助贫困学生徐丽源2006年4月在重庆西南医院成功地完成肾移植手术,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2008年至今,他与11位孤寡老人结成对子,从物质和精神上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使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他常去六盘水市新兴工读学校,帮助那里的329名失足少年。
周家德打工20年,把助人为乐的好事做了20年。多年来,为帮助农民工培训就业、希望工程、抗洪救灾、家乡(大方县兴隆苗族乡果木村)通村公路建设、扶贫济困送温暖、抗击非典、贵州“百万职工五月送温暖行动”、“5·12”汶川地震、抗旱救灾、“4·14”玉树地震等社会公益事业和公益活动捐款近百万元。而他生活十分俭朴,至今还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住房,家里摆放的还是一台20多年前的旧电视机。
周家德获得全国优秀进城务工青年、贵州十大杰出农民工、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道德模范、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137 罗加扎特
罗加扎特,男,藏族,1963年3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湖农场职工。
1984年,罗加扎特收留了一位非亲非故的汉族孤寡老人张文淍,二十七年如一日,用藏民族的纯朴和真诚演绎了一段“藏汉一家亲”的佳话。
今年87岁的张文淍是河南省中牟县人。1965年起,寄居在青海湖农场一个废弃的窑洞里,靠拾荒过着流浪生活。张文淍一生未婚,无儿无女,拾荒只能勉强混口饭吃,更不用说遭遇病痛。那时,他路过罗加扎特家,常会进去坐一会儿,喝一碗香喷喷的奶茶,吃一碗热乎乎的面条,与这家人拉拉家常。在这里,他能享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1984年秋季的一天,罗加扎特好几天未见张文淍老汉的身影,连忙骑马赶到老汉的窑洞。此时,老汉脸色苍白,双目紧闭,鼻孔中只有一丝微弱的呼吸。他赶忙把老人接到家中,请来医生看病,又让妻子每日做些可口饭菜。经过医生治疗和罗加扎特一家精心照料,张文淍病情一天天好转,他内心充满感激,又怕拖累非亲非故的藏族朋友,挣扎着要回自己的窑洞。
那时,罗加扎特家境困难,有四个弟弟未成年,其中一个终生残疾,加上年迈久病的父母、已有身孕的妻子,只靠父亲130元和他60元的工资生活。但他看到张老汉虚弱的身体,想到破败不堪的窑洞,不忍让老人再回去,征得家人同意后,他决定把老人留在自己家里照顾。他说:“老汉,就住在我们家吧,我们吃啥你吃啥,这么好的社会,吃一碗饭穷不了!”老人听后,流下了感动的热泪。罗加扎特专门给张老汉缝制了一顶牛毛帐房,给老人买来新衣服、换洗被褥,置办生活用品,邀请同事、亲朋举办了简单仪式,从此张老汉就成了罗加扎特家中的一员。
罗加扎特视张老汉如父母,精心照顾生活起居,二十七年如一日,无怨无悔。老人年纪大了,生活在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气候条件恶劣,经常感冒、流鼻血,罗加扎特总是及时为老人治疗。
罗加扎特尽量让老人吃好、住好。1999年,农历三月十二,罗加扎特为老人过生日。张老汉戴着寿星帽,一边给客人让吃让喝,一边说:“没有扎特这一家我恐怕早不在人世了。”罗加扎特说:“老汉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在他有生之年我要为他过好每一个生日。”
罗加扎特获得第二届海北州道德模范、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他的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
138 郑志威
郑志威,男,汉族,1983年11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白银市供电公司干部。
郑志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展示了“80后”青年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
2003年夏天,郑志威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入学之初,郑志威和几位同学相约加入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2006年10月,郑志威第二次无偿献血时,工作人员向他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他就在现场接受血样采集,并签署了捐献自愿书,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一员。2007年7月,郑志威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到甘肃省电力公司白银供电公司工作。
2009年6月,郑志威接到甘肃省红十字会电话,得知他的血样配型与河南郑州一名3岁白血病患儿初步配型成功,需要采集血样做高分辨配型,征求本人意见。“没有什么可犹豫的!”郑志威立即决定捐献。不久,省红十字会传来了高分辨配型成功的好消息。但是,第一次体检结果也很快出来了,他的巨细胞病毒呈弱阳性!第二次复检结果还是如此。这一结果,对于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来说,可能是致命的。为保险起见,郑志威在红十字会指导下,加紧调养身体,期望早日达到捐献标准。时间很快到了9月底,患者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捐献者,郑志威随之进行了第三次体检。结果令人兴奋!郑志威体检结果的各项指标都符合捐献标准。11月3日,郑志威在甘肃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郑州。11月9日上午9时,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正式开始。郑志威想,再过几个小时,他的血液就会在小患者身体里流淌,为他带来生命的希望,不禁由衷地感到高兴。郑志威成为甘肃省第五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也是全省企业单位和白银市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郑志威获得第十四届甘肃省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白银市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
139 修 保
修保,男,汉族,1955年11月生,民进会员,吉林保民律师事务所主任。
修保是一名从工人成长起来的律师,始终保持着工人阶级勤勉、刻苦、无私奉献的优秀本色,把维护职工权益作为律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16年来,他无偿帮助破产职工、弱势群体维权200余件,代理类似纠纷400余件,累计为3万名下岗职工及弱势群体讨回近2亿元的赔偿补偿款和社保退休金。
“病人之病,忧人之忧”,修保长期维护着职工权益。1997年6月,负债累累的吉林市印刷厂被法院裁定破产,他在两年时间里义务为企业职工提供法律帮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1998年,吉林51名妇女出国劳务上当受骗,在大使馆帮助下回国后,由于得不到劳务报酬和相关赔偿而求助于修保,修保无偿为她们代理此案,向劳务公司索取到了劳务报酬和相关赔偿金45万元。2004年,修保为68名艾滋病感染者提供法律援助,帮助患病农民每人争得4万元赔偿并获得医疗救助,不仅没收代理费,还为患病农民垫付2000多元电话费和交通费。2007年,修保免费为129家农贸市场业户代理保险理赔纠纷案,通过抵押其个人产权的律师楼,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帮助业户拿到了100万元理赔款。
修保以“以人为善,德济天下”作为人生信条,不仅义务帮助困难群体维护权益,对慕名而来需要帮助的人也施以援手。他免费帮一名参加高考的女孩要回被卖的房屋,为女孩捐助学费。一位破产煤矿工人的女儿不幸在交通事故中身亡,在得不到肇事方赔偿又无钱打官司的情况下,修保无偿为这位工人讨回了近30万元的赔偿金。多年来,他的个人公益性捐款和资助累计达30多万元。
修保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等荣誉称号。
140 姜丽娟
姜丽娟,女,满族,1932年1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富宁街西关社区居民。
1994年,时任银川市兴庆区富宁街西关社区主任的姜丽娟,在电视上看到山区孩子穿着露脚趾的鞋、用树棍在地上写字的情景,便萌发了捐资助学的想法。不久,她又看到了“春蕾计划”倡议书,当即就从自己微薄的退休金中拿出1200元资助了3名女童。
从那时起,她就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春蕾计划”中。为了扩大宣传,姜丽娟怀揣倡议书,随身带着一张张失学女童的照片,奔波于辖区单位、各大机关、军民共建单位和居民家庭,动员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不管走到哪里,姜丽娟都不失时机地向人们宣传“春蕾计划”。“一学年80元,五年400元,男同志少抽一包烟,女同志少穿一件衣服,少买一点化妆品就挤出来了……”大家都被姜丽娟入情入理的话感动了,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为女童捐款的人络绎不绝。
多年来,她先后跑了170多个单位,宣传动员1000余人,募集助学资金410余万元,在宁夏贫困山区盐池、同心、西吉、海原、固原、彭阳、隆德等地建起“春蕾班”38个,资助贫困学生3000余名。国家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后,姜丽娟一边继续为“春蕾女童”奔走,一边又为贫困高中生和大学生募集捐款。截至目前,已帮助577名大学生和高中生完成学业。
姜丽娟还热心帮教失足少年。多年来,在社区积极开展刑释解教青少年帮教工作,每逢节假日都要到少管所去看望接受劳动改造的少年。在她悉心关爱教导下,多名少年走出少管所后都找到了稳定工作,和姜丽娟建立了深厚感情。
姜丽娟积极带领居委会工作人员开展双拥工作,先后有29个机关单位开展联片共建,官兵称她是“军营里的编外指导员”。2008年以来,在姜丽娟的动员和组织下,辖区单位先后筹集慰问金近10万元,慰问驻地部队50余次。
如今,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姜丽娟助人为乐的热情丝毫不减,她常说:“只要我还能走得动,只要社会还有需要,助人为乐这条路就一定坚持走下去。”
姜丽娟获得国家原人事部、原劳动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委颁发的老有所为奉献奖,多次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141 柏万青
柏万青,女,汉族,1949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老年协会会长。
2004年,柏万青从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办事处退休,她拒绝了多个单位的聘请,选择了留在社区、奉献社区,到街道老年协会工作,并于2006年成立了全市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志愿者工作室,在社会服务舞台上继续发着光和热。她设立了多种为民服务项目,始终以热忱的工作态度、执着的敬业精神、忘我的工作干劲,为社区群众无私提供帮助。
看到许多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生活上无人照料,感情上缺少关怀,她组织“千人帮百家·爱心走进老人家”活动,让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健康老人帮助体弱老人,使500多户老人享受到更加安全舒心的生活。看到一些老人希望通过旅游丰富晚年生活,而旅行社往往出于种种顾虑不愿接待,她成立了“夕阳红”旅游沙龙,积极协调旅行社,设计线路,帮助老人实现去世界各地旅游的愿望。社区中不少老人因离异、丧偶,生活孤寂,渴望合适伴侣,柏万青组织成立了“中老年阳光单身沙龙”,为单身的中老年人架起沟通联谊的桥梁。
2008年,上海电视台《新老娘舅》节目开播,柏万青作为深受群众敬重的街道人民调解员,应邀担任节目嘉宾。“老娘舅”在方言中通常指那些秉持公道、评讲道理、调解矛盾的长者,柏万青在节目中也以真诚、公正、直爽的现场调解赢得了人们的信服。
成了“名人”的柏万青,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更多人参与到助人为乐的行列中来。2009年,她组织 “上海——都江堰两地家庭守望相助”活动,促成360名上海市民与60名四川困难学生结成帮困对子。玉树地震、南方旱灾、江西洪灾后,她组织募捐活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柏万青在有关单位支持下,成立一支由800多名热心市民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参与世博志愿巡防工作,为世博会的顺利举办作出了贡献。
柏万青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142 查文红
查文红,女,汉族,1950年8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武宁百货公司退休职工。
1998年至今,来自上海的查文红已经在安徽省砀山县曹庄魏庙小学义务支教的讲台上站立了13年。13年来,她从未拿过一分钱工资,却为学生投入了全部心血。
1993年起,查文红开始为希望工程捐款。1995年,她结对帮扶了2名魏庙希望小学学生。在一次探望中,看到艰苦落后的农村学校和因贫困徘徊在辍学边缘的学生后,她毅然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只身来到魏庙小学义务支教。曾在北大荒做过知青的查文红深知农民的艰难和不易,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经过辛勤努力,这位退休女工,硬是把所教的班级连续13年带到全镇统考第一名。
镇里外出务工的农民很多,班级里大半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学生,生活和心理上缺少关怀。查文红心疼这些孩子,主动挑起了母亲和教师的双重责任。学生交不上学费了,她就回上海去原公司、社区、各个单位四处“化缘”。学生因为家里老人忙碌没法按时吃饭,她就把孩子带回家吃饭。学生需要添置生活、学习用品,她就买来给孩子们送去。她细心地带留守孩子们去理发、洗澡。每年暑假、寒假、“六一”,她都带上几名学生回上海,让他们开阔眼界,立下远大志向。
在查文红的奔走努力和事迹感召下,社会上的爱心资助源源不断地汇集而来。乡亲们都说,是查老师改变了魏庙小学的历史,她是孩子的恩人、砀山的亲人。
2009年,由于长期劳累过度,查文红突发小脑大面积梗塞。回上海治病时,班里的学生团团地围着接她的车,一路哭送。病情稍有好转,查文红又赶在春季开学前回到了魏庙小学,回到了她念念不忘的学生身边。
查文红荣获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143 赵光富
赵光富,男,汉族,1964年7月生,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街道思居村村民。
赵光富是位盲人,身体残疾,生活艰难,却和同为盲人的弟弟赵光辉一起,历经14年艰苦磨砺,将一名被遗弃的女孩抚养长大,为她撑起一片温暖明朗的天空。
14年前,赵光富兄弟收养了体重不足3斤的女婴,取名叫赵丽。因为自幼双目失明,兄弟两人生活很难自理,都是靠父母照顾。但自从收养小赵丽以后,光富就和弟弟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做父亲的责任。没钱给孩子买奶粉,他们就舂米浆来喂孩子,因为看不见,无法掌握火候,只有不停地搅动以防止粘锅烧糊,每做一次米浆就得两三个小时。为了让小赵丽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吃上奶粉,健康成长,两兄弟决定去砖窑打工挣钱。兄弟俩不论酷暑严寒,闻鸡出门,披星而归,整日劳作在窑厂,争取每人每天能打出300块砖坯,这样就可以拿到一个正常熟练工的工资。为了多赚钱,他们还揽下了运砖坯进窑的活。他们要挑100多斤砖坯经过300多米送下深达6米的窑井,每天要摸索着走上50多个来回。即便如此,两人每天也只能挣到2.4元钱,还是买不起奶粉,只好买豆奶代替。虽然生活艰苦,小赵丽还是在两个盲人爸爸的悉心呵护下,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了。光富为了让孩子从小受教育,和弟弟一同省吃俭用,坚持让小赵丽从幼儿园、学前班到小学,一个也不落。
2004年和2008年,光富的父母相继去世。为了照顾好赵丽,兄弟俩开始学习一些诸如切菜、做饭之类的日常生活技能,还开始学着喂鸡、喂羊,增加家庭收入。为了让孩子感觉到她曾经有一个完整的家,有过妈妈。每年除夕,光富兄弟俩都会带着女儿一起上坟、烧香,祭拜那个在他们编织的谎言中已经“去世”的妈妈。
在博大深沉的父爱浸润下,14岁的赵丽早早地就懂得了感恩。她说:“两个爸爸对我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最大的心愿,是有一天能够独立工作,给两位盲爸爸养老。赵光富说:“希望女儿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她读书能读到哪里(什么程度),我们兄弟俩就供到哪里。”
2010年,赵光富、赵光辉兄弟荣获重庆好人荣誉称号,获得重庆十大感动人物提名奖。
144 赵海生
赵海生,男,汉族,1956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铁十七局集团五公司职工。
赵海生长期为公司职工家属和附近居民义务修理自行车,无论是面对他人的刁难和不理解,还是面对突发癌症的打击,他都始终不改初衷,将义务修自行车这件平凡小事坚持了26年。
1984年,赵海生负责大院门卫工作时,一位工人因自行车闸失灵摔倒,使他萌生了义务修车的念头。于是他买来一辆新自行车,拆了装,装了拆,在弄清自行车的构造和原理后,便在大院门口摆起摊子,主动为大院职工家属和附近居民义务修理自行车。他每月从不多的工资中挤出50至100元钱购买配件、修理器具,从打气、补胎到换辐条、拧螺丝,做到有求必应。每逢节假日和大型义务活动,他打着印有“学雷锋修车点”、“志愿服务修车点”字样的横幅,走上街头为过往群众免费修车。
赵海生的家庭困难,爱人杨彩萍没有工作,久病在身,2008年做过脑开颅手术。为了省钱多买些修车零件,他十几年没有回过甘肃老家探亲。有人为他算过一笔账,26年来,为职工修车12万辆次,如果合理收费,少说也能赚20多万元,然而,他不仅分文不取,还贴补进去2万多元。
2005年,赵海生被检查出晚期直肠癌。出院后,领导和同事看他身体虚弱,劝他不要再摆修车摊,但他坚信只有真诚付出才真正活得有价值,坚持摆摊。
乐于助人的赵海生做好事由来已久,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他总是见难就帮。当铁道兵的时候,他自告奋勇地为受伤战友义务献血。有一次,他看到一位残疾青年的妻子有早产迹象,急忙将他们送到医院,还垫付了1000元的住院手续费。在公司,他担负起照顾3位患有精神分裂、先天性轻度精神病职工的任务,对他们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赵海生荣获第三届山西省道德模范、铁道部铁路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145 赵银凤
赵银凤,女,汉族,1959年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陕西省咸阳市第二纺织机械厂退休职工。
2005年,46岁的赵银凤被确诊为甲状腺肿瘤,病情危急,市总工会、市妇联伸出援手,使她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从此,心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成为赵银凤的人生追求。
在一次走访中,赵银凤看到一位农村贫困户穿上别人送的旧衣服后特别高兴,就萌生了收集旧衣服送给贫困户的想法。赵银凤奔走于大街小巷,将城里人认为过时或不要的衣服拿回家,自己清洗、消毒、熨烫、晾晒、打包,再交到贫困户手中。
寒来暑往,赵银凤每天背着大包小包走街串巷,打听到哪里有贫困户、孤寡老人、残疾人,就背上两包衣服,带些干粮,乘公交车去送衣服。走遍了咸阳市的13个县区市以及周边西安、铜川、宝鸡等县市区,给多少贫困人口送去温暖,她都记不清了。2006年后,她陆续送去或邮寄给本省及外地的衣服达到436900余件。而她,由于手长时间泡在水中,经常缝缝补补,已经患上了严重关节炎和风湿病。
2007年,高二女学生李亚萌的父亲患精神分裂症,父母离异,母亲又车祸致残。赵银凤带上钱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亲自去照顾李亚萌的母亲。每年农忙时节,她还带着几名志愿者帮助她们收割小麦,晾晒粮食。这样的帮助一直持续到李亚萌大学毕业。2011年春节前,赵银凤将自己荣获“咸阳市道德模范”的3000元奖金全部送给李亚萌残疾的母亲补贴生活。2010年6月,在咸阳市中心医院门口,一女患者因无钱化疗哭泣。见此情景,赵银凤立即将仅有的300元钱交给了她。8月,这位女患者的丈夫又因车祸全身多处骨折,昏迷不醒,赵银凤到医院护理半月,为其垫了200元药费。2011年1月,得知7岁的小江雪辍学照顾癌症晚期的妈妈,她立即送去书本、衣服、生活用品,并捐款1000元。汶川地震后,赵银凤亲赴北川赈灾,捐款1500元。玉树地震后,她加入志愿者队伍,为2000多位媒体记者和志愿者做饭,并捐出随身带的钱和衣物。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许一把帮衬,一点提携,让他们也能和我一样渡过难关,走入正常人的生活。”赵银凤简单的语言,多年的行动,为感恩做出了最为朴实的诠释。为了凝聚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人,2006年8月,她以每月800多元退休金为基金成立“银凤感恩普济协会”,500多名志愿者主动加入协会。
赵银凤荣获咸阳市爱心大使、第二届感动咸阳道德模范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