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31日 星期二

    “跌倒了也要为群众抓把泥”

    ——追记江苏省丹阳市金桥村党总支书记张雅琴(上)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31日   04 版)
    这是5月21日翻拍的张雅琴在村委会的工作照(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沈鹏摄)

        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按照当地风俗,江苏丹阳市金桥村的村民们知道,这是他们的好支书张雅琴要走了。大家纷纷穿衣起床,看张书记最后一眼。送葬的人群挤满了路口道旁,弯弯曲曲一眼望不到边……

        张雅琴生前是金桥村的党总支书记。是她,用十年时间,带领这个曾经叫木桥的穷村子走上了繁荣富足的康庄大道。

        勇挑重担:“穷家也要有当家人”

        2000年7月,时年45岁的张雅琴被任命为木桥村支部书记。那时的木桥是有名的贫困村,停电后连买柴油发电的钱都没有,老百姓只能摸黑过日子,被戏称为“黑木桥”。村集体负债20多万元,先后十任村支书都没能摆脱贫困。

        此时担任新桥农业公司副主任的张雅琴,本可以“内退”回家过逍遥的日子。丈夫陆荣华深知穷家难当,何况一个女人。面对劝阻,张雅琴不为所动:“穷家也要有当家人。我是一名党员,带领家乡群众致富我有一份责任,不能辜负了组织和群众信任。”

        上任伊始的张雅琴发出了“新时期的村党支部,最关键的任务是要发展经济,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老百姓口袋里的钱越攒越多、生活越过越好”的号召,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迎难而上,这一干就是十年。

        为了修路造桥,她磨破了嘴皮子筹集资金;为了邀请企业家回村投资建厂,她早出晚归,一次次登门拜访;为了给村集体挣收入,她成立了绿化园艺工程队,所有村干部不拿报酬。前4年,木桥村还清了20多万元欠债,集体收入突破了140万元,一跃成了富裕村。

        就在此时,考验再次到来:镇党委决定将木桥村与经济基础更薄弱的闸桥村、八字桥村合并为金桥村,任命她担任党总支书记。

        三个村子被形象地比喻为一根藤上的三个苦瓜。合并前,木桥村已有了起色,村民们不愿意,怕被拖了后腿;闸桥村和八字桥村的一些老人眼见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子被合并了,也有情绪。然而张雅琴二话没说,欣然受命。

        艰苦创业:十年时间“木桥”变“金桥”

        那个时候,村里处处是一种当地叫“支沟”的田间小道,“骑摩托车一不小心就会跑到臭河沟里去,去镇上仅有一座年久失修的木桥”。现在是当地一家电器公司老板的村民陈国华告诉记者。

        造桥修路成了张雅琴的头等大事。舍不得花钱买材料请建筑队,她就带着村干部四处找旧砖、捡材料,到河里挖土方。“寒冬腊月,张书记卷着裤腿在冰冷的河水中挑土方,干得热火朝天,一点儿不比男人差。”

        曾与张雅琴共事的姚步云聊起他们的张书记,仍是泪眼婆娑。时任村妇女主任的姚步云是村绿化园艺队的一员,她清楚地记得,当时没有钱买树苗,张雅琴就跟村干部们骑着自行车、摩托车,扛着锄头,顶着烈日到周围村的田埂地头、边角旮旯,寻找可以培植的苗木。

        通过整治荒地和废弃河塘,金桥建成了拥有300多座标准厂房的村级工业园。张雅琴瞅准了在汽配产业发达的新桥镇发展物流的潜力,又拍板建起了物流中心,现在每年为村集体创收150多万元。

        如今的金桥村形成了村民向社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化集中的良好态势,村里南河两岸,居民社区、物流中心、工业园整齐有序,道路四通八达。全村规模企业20多家,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90%的家庭住上了楼房或别墅,56%的家庭买了汽车,“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发展是为了让老百姓得实惠,这是张雅琴始终坚持的信条。在经济好转后,村里将老九曲河金桥段改造为景观河,建起了“生态园”和农民公园。

        一心为民:“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帮着群众富”

        在金桥村采访,问及张书记,“好”是村民们说得最多的字眼。

        张雅琴担任村支书的10年,是金桥村经济发展最快的10年,也是党群关系和谐发展的10年。

        “村干部首先要有创业的能力,才能带领群众创业。”在她的号召下,村两委11个委员和全村80%的村民小组长都办起了经济实体。有了示范效应,全村100多家企业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超过1/3的家庭有了经济实体。为了不让一户村民掉队,张雅琴动员全村140名党员帮助贫困家庭发展项目,让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人人有事做、个个有岗位、天天有收入。

        “原来种地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也就是个温饱。”午后的金桥村安安静静,正在河塘边钓鱼的村民万前程说,现在他家住的是130多平方米的楼房,一家四口都在村里的企业上班,一个月纯收入10000多元。

        2006年村里发展汽配物流产业,张雅琴了解到村民周美珍想创业,就安排她在村里的物流中心边学边干,并帮她办起了自己的公司。如今周美珍的物流公司开拓了山东和辽宁两条线路,生意越做越红火。

        村电工徐志春回忆,2008年年初的一天晚上下了大雪,他早晨五点多起来查看线路,碰到张书记一个人扛着长长的竹耙子,去看村里刚建起来的大棚,说是怕被雪压趴了。“原来村干部头天晚上开会开到十二点多,张书记没忍心叫醒他们,就一个人冒着严寒出来了。”

        村里一年产值十多亿元,而她却一直骑着上世纪90年代初家里买的一辆“80”摩托,为村里的事情跑前跑后。如今,物是人非,那辆摩托车静静地立在家里的角落。

        “3650个日日夜夜,她从早上出门就一直忙村里的事,每天都到很晚才回来。”丈夫陆荣华说,儿子8个月大时,就放在无锡的婆婆家,几个月见不了一面。如今孩子结婚生子,孙女都一岁多了,身为奶奶的张雅琴也很少能抽出时间来享受天伦之乐。可是,她却一直照顾着村里的4位孤寡老人,直至为他们养老送终。

        “她就是这样一心为民的干部,就是跌倒了也会为群众抓把泥。”金桥村村民说。(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刘有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