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2日 星期日

    基层文艺院团改革调研行

    赢得市场,先赢百姓心

    ——胡嫦娥创办民营剧团闯出新天地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22日   01 版)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胡嫦娥走出国有剧团,领衔创办民营剧团,用7年时间,将一个民营小剧团发展成一个拥有3个演出团体、170多名专业演员、20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全国知名专业文化演出公司。嫦娥之路,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赞扬。 

        胡嫦娥自幼学戏,10多岁就考入山西戏剧职业学校,一毕业就进入太原市实验晋剧团从事青衣和闺门旦演出。刻苦实践,胡嫦娥很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声音委婉清丽,甜美舒畅;扮相俊美洒脱,亭亭玉立;表演真挚沉稳、细腻传神。胡嫦娥不仅成了团里的“台柱子”,还成了闻名三晋的晋剧表演艺术家。2000年,39岁的胡嫦娥就获得了中国戏剧演员最高奖“梅花奖”。获奖后,许多观众给她写信,想看她的演出,但剧团受体制影响,一月演不了几场戏。为给群众多演戏,胡嫦娥决定“办一个民办剧团,让‘梅花’开在民间”。许多人劝她“不要意气用事,扔了‘金饭碗’。”胡嫦娥志坚如铁,认为只要给喜爱自己的戏迷多演戏、演好戏,就不会没饭吃。在同为晋剧表演艺术家的丈夫王效峰支持下,2004年3月,嫦娥艺术学校挂牌;同年11月,嫦娥晋阳艺术团成立。 

        剧团成立之初,胡嫦娥就告诫大家:“民营剧团要靠市场来生存,市场的主体是喜爱晋剧的老百姓,我们要赢得市场,首先要赢得老百姓的心。否则,我们不仅做不出成绩,连生存都会成问题。”胡嫦娥的话犹如春风雨露,滋润着大伙儿的心。几年来,胡嫦娥带领剧团深入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河南五省区上百个县的山庄窝铺、矿山坑口为群众演出,每年演出1500多场。演出中,无论是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还是几万人的大庙会,胡嫦娥都要求大家要认真对待:“我们吃风咽沙、迎雪吞冰没什么,但决不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糊弄观众!”几年来,剧团凡到村里演出,都主动为老百姓加演剧目,遇上经济条件差的,就不收钱,义务演出。 

        剧团虽办得红红火火,但胡嫦娥总觉得所演的都是传统戏,剧团没有自己的作品、精品,对不起观众。如何才能出作品、出精品?胡嫦娥觉得剧团还得有顺畅的运作机制。在专家的指点下,山西梅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其控股的子公司——山西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应用而生。胡嫦娥及时为公司制定了“从高起点入手,抓高格调产品,建高效率体制机制”的发展战略,力求用新的机制,在为戏迷提供健康向上、有市场竞争力的优秀作品的同时,也为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 

        在公司日常运营管理上,嫦娥公司实行了公司法人领导下的艺术总监负责制,即艺术总监对公司新剧目排演和演出负全责、签约包底。剧目排演时,艺术总监按照剧目要求自主选择主创人员和主要演员;剧团外出演出时,艺术总监负责演出的统筹安排和演出质量把关。    

        为提高公司的艺术水准,公司特聘请了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梅花奖”得主、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史佳花担任艺术总监。在收入分配上,公司一改原来“人人有份”的分配方式,实行了“养戏不养人”的方式,即按照剧目的角色和艺术水平定酬、排演场次定薪的办法。这一改革既避免了人浮于事的陋习,又把人性化管理和培养演职人员的主人翁意识贯穿管理工作全过程。这些创新,有效地激发了剧团的活力,所有人都积极主动地为“出精品、创品牌”而努力,剧团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发展局面。去年,该公司演出1500多场,演出收入达750多万元。 

        为了出精品,嫦娥公司还实行了精品项目剧组制制度,即在制作精品剧目时,艺术总监根据文艺作品的创作要求,全面负责组织主创班子、主要演员以及演出班底,有的放矢地选择创作和演职人员。这一做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剧目的质量,还大大节约了制作成本和经营费用。创新使嫦娥公司精品迭出。2008年,公司拿到了太原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龙兴晋阳》的排演权,该剧主题宏大、立意高远,不仅在音乐唱腔、舞台布置、灯光背景、演员配置上体现出大气高雅的艺术风格,还深刻诠释了山西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该剧在7月举办的太原艺术周一亮相就赢得满堂喝彩,之后在年底举办的中国戏剧节上一举成名,获“优秀剧目”大奖。2009年,公司组织省内6位“梅花奖”获得者排演了山西戏剧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剧目《打金枝》。该剧作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剧目国庆前在北京演出,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赞扬。目前该剧已被山西戏剧界誉为“最有市场竞争力的剧目”。公司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于去年创作了现代晋剧《大红灯笼》。该剧演绎了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反封建、求解放、要民主、追光明的迫切诉求,在音乐、唱腔和舞蹈上借用了歌剧、舞剧和话剧的技法技巧,被专家认为是晋剧艺术史上的里程碑。在2011年2月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大赛上,该剧荣获“表演奖”、“优秀剧目”等九项大奖。三年三台精品剧目,胡嫦娥的艺术生涯走向巅峰!

        (本报特约记者 李建斌 本报记者 杨 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