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2日 星期日

    今日话题

    车市负增长引发产能焦虑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22日   02 版)
    一些店家采取优惠手段促销汽车。受日本地震影响,丰田、日产、本田等企业大幅削减产量。CFP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汽车产销分别为153万辆和155万辆,环比下降15.98%和15.12%,同比下降1.85%和0.25%,17个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调头向下的市场需求和一直向上的产能扩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加重了人们对汽车产能过剩的焦虑。

        车市负增长因何出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说,从2010年全年来看,汽车月度产销量环比增速逐渐下降,今年以来车市增幅大幅回落,4月份更出现了负增长。董扬分析指出,影响汽车工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五个:一是购置税优惠等鼓励消费政策的退出和国家宏观调控带来的影响;二是燃油价格的攀升,汽油价格一次次小幅上涨似乎影响不大,但达到8元/升时人们的消费心理就会产生质的变化;三是部分城市治堵限购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四是油耗准入政策实施使一些企业应对不及时,符合要求的产品不足影响了购买量;五是日本地震的影响在4月更为明显。

        “日本地震的影响,下月会继续。”董扬说,“目前,从丰田、日产、本田得到消息,这些企业已经大幅度的削减了产量,下半年是否会恢复,尚未可知。同时,日本地震对全球零部件生产都有较大影响。”中汽协预计,今年我国汽车产销增幅可能低于预期。

        更加令人纠结的“双降”

        实际上,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比负增长更令人纠结的是另外两个“下降”——

        一是与产量同步的效益明显下降。对于汽车工业的结构调整呼声一直很高,增速降而效益涨是理想状态,但如今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却是:今年1-4月份,利润增速明显低于销售额的增速,说明效益在下降。

        二是小排量车占比下降。今年年初,刺激汽车消费的各类政策的退出使得调整产品结构的附带效应也消失了,1.6L以下小排量汽车和自主品牌汽车比例明显下降说明了这一点。

        “按照我们所期望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该是速度下降的同时效益提高,但现在是增速和效益同时下降,可见并没有达到国务院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期望。”说起这个汽车业深层次的问题,董扬面现焦虑。

        统计显示,1-4月,我国汽车累计产销643.11万辆和653.39万辆,同比增长5.09%和5.95%。有关专家指出,前4月汽车产销增幅不到6%,全年可能难以实现10%的预期增长目标,甚至会低于GDP的增长。可以说,中国汽车市场的起伏有很大的政策因素,从需求角度,越是低端,政策弹性越大,起落越大。

        走出产能过剩怪圏

        4月份车市的负增长以及未来车市增速减缓的现实,加重了人们对汽车产能过剩的担心。如何走出产能过剩怪圏,有必要弄清问题的源头,准确探明产能问题的真正原因。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0年,全行业的生产能力是1780万辆,但最终因为市场需求强劲而生产了1826万辆汽车,显然是超出全部能力,大部分工厂加班加点,包括合资和自主品牌的企业。所以,如果讨论产能问题的话,目前还没有出现人们担心的产能过剩问题。但同时,从各大车企和各地不断传来投资扩张产能的信息,如果投资都变成现实产能,预计5年后,中国汽车产能将达3000万辆,再陷产能过剩怪圈。

        董扬认为,业内对产能问题的担忧实际是对投资过热的担心。大企业集团的投资并未过热,而是部分地方政府有投资过热的冲动。

        “地方政府投资过热的冲动源自在生产端收税。如果把税收调整到消费端,地方政府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扩大市场和消费上,这样把投资过热和内需不足都治理了,一举两得。”董扬说,“建议修改税收制度。将生产端税收改为消费端税收,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可能产生的投资冲动问题。”

        有关人士指出,国家政策在我国车市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政策制订必须有可预见性,必须有持续性,这样的政策才能促进企业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也能够让市场感受到政策的始终如一,从而不至于大起大落。    (本报记者 张 翼)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