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西四环航天桥畔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近些年以过人胆识开拓创新,在医学领域筑就一个又一个“高台”:医院被评为“全国百家创新医院”;其创伤外科研究室被评为“全军重点实验室”;获国家和军队高等级科研医疗成果奖1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军队和省部级一等奖3项;门急诊平均年增长25.7%,手术平均年增长30.6%。
开放的眼光
21世纪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一附院党委以开放的眼光广纳贤才。神经外科原是个弱科,这与医院所承担的战创伤救治任务极不相称。院领导三下海南,真诚邀请神经外科专家李安民北上担任一附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上任几年,将只有3名医生、17张病床的弱势学科,发展成为拥有2个病区,91张床位,21名医生,11个高级职称,6名博士,可以培养硕士、博士,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优势学科。
一附院党委变“伯乐相马”为“竞技赛马”,打破专业技术干部职务任命终身制,实行科室主任、护士长岗位竞聘上岗,形成能者上,平者让的良性循环。如今,该院已汇聚以盛志勇院士为首的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如我国现代烧伤医学奠基人之一盛志勇,国内最早开展生长因子与创伤修复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我国著名烧伤整形外科专家柴家科等。目前,医院有院士2名,高级职称26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51人。
“起死回生”之举
一附院由当年名不见经传的某后方医院,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设有全军烧伤研究所、全军骨科研究所,是国际SOS救援基地,全军卫勤应急机动分队,北京市交通伤救治中心,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基地。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诊疗手段相结合,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和救治能力。危重病抢救成功率达83%,治愈好转率达97.96%。他们以创伤救治、急救、危重病救治三大方向为特色,锻造自己的精品、名牌。奥运会期间,南非自行车总教练突发呼吸心跳骤停12分钟,该院医疗队员急救复苏成功,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被称之为“起死回生”之举。
科研创新平台
该院充分利用解放军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天津医科大学等军内外科研资源,精心打造专管共用的科研创新平台,近5年医院共承担国家“973”分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74项。
为了保证立项课题高起点,医院成立以盛志勇院士为首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对全院申报的课题进行定项审查和环节跟踪、终末评估,对具有创新性的前沿性课题、临床急需的课题以及对未来战争具有重大军事价值的课题,给以重点支持。目前全院副高级职称以上的科技干部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每年开展新业务、新技术50多项,有的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严重创烧伤患者治愈后由于汗腺破坏而不能出汗一直是世界烧创伤界面临的重大难题。在盛志勇院士指导下,付小兵院士率领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人体干细胞再生汗腺获得成功。柴家科教授首次提出烧伤脓毒症骨骼肌“有氧糖酵解”的全新概念,相关研究成果获2002年度全国卫生系统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侯树勋教授破译青藏高原汽车驾驶员腰痛之谜,高原汽车驾驶员腰痛患病率下降58%。李安民教授根据脑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设计创新7项治疗方法,患者两年生存率为47﹪,3年生存期达16.6﹪,高于国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