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在未来将如何发展?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刘德培院士、詹启敏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教授等科学家在多个场合表示,基因组时代已经到来,从基因组学角度实现传统医学的转化,将有望使个体化医学用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不同阶段。
在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举办的“2011年健康医学与个体化诊疗研讨会”上,刘德培院士提出,随着我国“人口与健康发展战略”的实施、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战略已经前移。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加快了测序的速度,降低了测序的费用,从基因组范围分析患病群体和非患病群体之间的差别,从更小的范围测序检测疾病相关性标志物的基因组时代已经到来。
近日,在美国生命技术公司(Life Technologies)新任大中华区总裁Kadia博士与媒体的见面会上,“个体化医疗”也成为热点话题。詹启敏教授认为,如果把肿瘤比作一个世纪前击沉泰坦尼克号的那座冰山,水面上的部分是通过临床及医生诊断可以确诊的肿瘤,在进行治疗之后,水面上的冰山虽然摧毁了,死亡率却依然居高不下,原因就是我们对水面下巨大的冰床了解太少。只要我们了解清楚水面下的冰床,就能够找到肿瘤标志物,也就是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发现肿瘤形成的关键环节,找到分子靶点进行靶向治疗。基因的差别让患者对治疗药物有了不同的反应,因此这就需要个体化的医疗方式来对不同的病人进行区别对待,针对每个个体的不同特性来制定方案。采用分子靶向技术治疗癌症的个体化治疗手段,已经被医学界广泛接受。
于军教授认为,从理论上讲,基因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一切生命的存在与衰亡的形式都是由基因决定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很多年前已经完成,现在做的是千人基因组计划,有关各方还正在积极推动万人基因组计划的进展。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测序技术将很快再迈上一个新台阶。Kadia博士则表示,展望未来十到二十年,生命科学必将蓬勃发展,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基于生物技术的解决方案或者应用被推出,能够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当下讨论的防治癌症和个体化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