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广东高校率先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独立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教改,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成为“广东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坚持每年邀请广东省领导来校给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解难释疑。每年对新生进行为时一周的入学教育,致力于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打牢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爱岗、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思想基础。坚持每年对新生进行为时一月的军事训练,突出学生社会责任、组织纪律观念、顽强意志和团队精神的锤炼。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学生工作会议,重点分析学生经常性思想和经常性管理工作情况,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坚持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行升国旗、唱国歌活动,坚持邀请新四军后代合唱团等文艺团体来校给学生唱红歌、演红剧,坚持早操、上课报告、请销假、周点名等制度,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体制机制。学校第六次党代会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总结概括了“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博学、笃行、尚德、济世”的校训,“大局为重、改革为先、育人为本、拼搏为荣”的校风,“品正、学高、敬业、爱生”的教风,“德能双修、学以致用”的学风,在办学治校中起到了引领、规范、团结、鼓劲的重要作用。在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学校党委提出要坚持以“争科学发展之先、创校园和谐之优、努力服务中心任务”为主题,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在全校叫响并实践“学生是‘吃饭吃菜’的,教师是‘做饭做菜’的,领导是‘端盘子’的”口号。
南医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从来都是无私无畏。2000年SARS肆虐期间,学校奉命在北京、广东两地同时作战,出色完成救治任务,丁彦青教授完成了全国第一例SARS病人解剖,数十个单位和几百人受到各级表彰奖励。汶川地震救援中,学校派出的抗震救灾医疗队,成为广东省医疗队的骨干力量,是首个抵达映秀、首个抵达水磨镇、首个救援“生命孤岛”耿达的地方医疗队,承担了最重、最危险的抢救任务,救治伤员4300多人次,被誉为“广东铁军”。当玉树地震来袭,先后4批次派专家赶赴灾区救治伤员,救治伤病员4000余人,开展手术200多台次。附属南方医院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集体”,附属珠江医院荣获“广东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南方医科大学还坚持将有特色、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向边疆海岛、基层部队、老少边贫地区延伸,援藏援疆医疗队、专家巡诊医疗队、技术帮带医疗队、扶贫医疗队、博士医疗队的足迹几乎踏遍广东所有市县,在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在西藏、新疆默默地奉献着医者的仁心仁术。建成履盖广东省50多个县市近100所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网络,为基层百姓带去了健康的福音。
善于发现、宣传、学习典型是南医大的一个传统。最具代表性的有,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钟世镇院士、侯凡凡院士,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和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金大地,全国模范教师、师德标兵赵克森,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流行病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俞守义,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惠侨科”称号的南方医院惠侨科、“雷锋式模范军医”称号的陈大新,被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模范护士长”称号的杨丽,被南京军区授予“白求恩式的好军医”称号的温端生等。他们作为典型,在学生中认同程度高,作为师长,为学生相信和崇拜,让他们给学生讲理想信念、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讲做人做事做学问,感召力强、影响力大、效果好。 (曾志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