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交响音乐季于四月下旬在北京举行。其中两场音乐会引人关注,一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2011年应届硕士生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二是“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生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之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当今中国乐坛的元老级、重量级作曲家及音乐教育家对青年作曲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再次向青年作曲家提出了“现代技法中国化,音乐语言民族化,音乐结构科学化”的“三化”观点。杜鸣心、汪毓和教授完全赞同。杜鸣心指出,现在的音乐创作有想象力,风格多样,有新手法、新尝试,但普遍存在弦乐弱管乐强的问题。他认为,真正能够表达作品内涵还要靠弦乐,要加强弦乐写作的训练,增强把握大乐队的能力。如何把现代技法与民族传统相结合,经过几代探索才能够完善,才能形成自己民族特色的交响音乐作品。汪毓和教授在回顾了我国交响乐的发展历史后说,中国音乐真正繁荣还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那个时代作曲家更多关注技术,之后不仅有大量新技术的运用,而且有相当深厚的中国民族特色。
李吉提教授提示同学们处理好“写什么与怎么写”的关系。她认为交响音乐创作要求掌握的综合技术最多,特别对于研究生来说,把握大乐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学生不要偷懒,要更多地接触乐队技法,要写真正意义上的交响乐。她认为音乐总体有三个特性:民族性、时代性、个性。民族性不是简单的标志,技术要往前走,思想文化要沉积。20世纪音乐改革是从形式开始的,所以学生可能更多关注了新技术而忽略了内容,我们要用自己的文化,创出自己的路。
权吉浩、郝维亚、张丽达、陈丹布等教授都指出了同学们创作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希望大家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赞赏音乐季搭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平台,他认为学生听不到自己作品的声音,是我国作曲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应该把这样的事情变成常态化活动。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唐建平谈到这两场音乐会的创意时说:一直有个理想希望作曲系毕业生的作品能够被演出,现在实现了,很不容易。他认为,中国作曲家要对艺术有责任,对社会有责任,作曲家要能衔接历史、衔接社会、衔接未来。中国交响乐创作想达到突破性成果很难。举办参与这个活动,是要把音乐学院的专业教育纳入到社会当中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王宁从他的亲身经历中体会到,作品被演奏是学习作曲并促进其成熟的最有效途径。(本报记者 单三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