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09日 星期一

    农家乐如油菜花般灿烂

    作者:素 素 (辽宁大连)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09日 12版)

        大地震之后,这是我第一次踏入蜀地。

        原以为,3年的时间还是太短,灾区总会有捂不住的伤痕露给我看见。却没想到,凡是所到之地,已看不见曾经堆积如山的地震垃圾;收住过那么多人的简易板房,如今已不见了蓝踪白影;零零星星撒落在平原上的村庄,也已变成了一座座面孔清秀的小镇。尽管这里仍被称为灾区,却看不到一个悲情满面的灾民,也看不到破破烂烂的灾况。就是说,如果不看受灾现场实拍的照片,我完全想像不出这里发生过那么严重的破碎和毁灭。或许如期而至的又一个春天,对地震疮疤是一种天然的屏蔽。然而,我总认为这不是最合适的解释。

        此次蜀地之行,我只去了都江堰和彭州。在被地震撕开了一道道裂缝的龙门山下,在古老而葱笼的川西平原上,许多东西并不是薄薄一层春色就可以遮盖的。那些在地震中被我记住了名字的县城和村镇,那些因伤亡巨大而让我揪心不已的学校和医院,都已获得了重生。春天的油菜花,只是把这种重生映衬得更加美丽。任何一个人面对此情此景,都会惊异于蜀地父老对苦痛的消解能力,也惊异于一个国家的救灾和援助能力。

        成都可能是我造访次数最多的外省城市。每次来到这里,朋友一定会带我去郊外的农家乐。正因此,那场灾难过后,除了那几个重灾区,我还特别关注曾去过的龙泉驿、幸福梅林和江家菜地。成都的朋友告诉我,成都郊区距震中比较远,这几个农家乐的丝毫未受影响,生意仍如以前那么火爆,只有重灾区的农家乐关了门。

        我知道,上帝格外偏爱四川盆地,给它铺了足够厚的土,也给它降了足够用的雨,让生活在这里的子民吃穿不愁,以至于发明出农家乐这种休闲产业。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抱怨晴天太少的成都市民,给自己找到了晒太阳的去处,美其名曰“农家乐”。如今几十年过去,农家乐已像春天的油菜花,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当这种蜀地气质的生活方式形成潮流,就成了受更多人仿效和追捧的时尚。

        这一次来成都,我最想看的是灾区的农家乐,在震后的3年中,它已成了我的一种牵挂。记得,那天去彭州的路上,迎面走来许多去镇上赶场的农民,在男人的三轮车上,在女人的背篓里,装满了翠生生的蔬菜。彭州盛产蒜薹,此时正是上市时节,它那特殊的清香和辣气,远远就吸入了我的鼻孔里。给我的直感,就是生活仍在继续,许多固有的东西都没有改变,比如蒜薹的长势,赶场的脚步,也许还包括农家乐。

        在成彭高速两边,偶尔会闪过路标或指示牌,那上面有许多农家乐广告,名字一个比一个好听。看过广告,再向前走不远,果然就能看到一片五颜六色的纸质小彩旗。这是农家院的符号。一种熟悉的陌生,一种陌生的熟悉,迷离了我的眼睛。

        彭州最大的农家乐在葛仙山。一直听话的葛仙山,仿佛与龙门山叫板,或者说,与地震带挑战。你不是裂开了一条缝吗,那我就在你眼皮子底下搞农家乐。山、林、菜、花、田、塘、鱼、禽,或静或动的元素,或浓或淡的点染,如画布上的随意一抹,曾经面目狰狞的山谷,就此风花雪月。

        那天正是周末,葛仙山的山门前,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尽管蜀地风味小吃多,蜀人也出了名的好吃,农家乐给人的享受,岂是一个吃字了得。在葛仙山,最花时间的娱乐是在山间行走。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枇杷林,果子还很小,可是叶子太美了,每一片都那么完整而润泽,真想挖一棵带回北方,让北方的春季有浓郁的绿。这也是我第一次看见川芎,第一次看见黄连,第一次看见柏地,以前只在医生的处方上见过它们,在难喝的中药汤里尝过它们,如今是在农家乐的山坡上……

        正午时分,大家终于走累了,喝茶的亭子在山顶,坐在这里望出去,满目都是真实的风景。可以听见鸡叫,可以看见雀飞,可以闻见空气中的花香。我就想,葛仙山已经成了最好的疗伤之地,大灾过后,不知有多少人,把难过的心思和泪水扔给了它,回头再去开始新的生活。

        其实,葛仙山是农家乐里的高端样板。在灾区重建的项目里,政府把农家乐当成了重大主题。不论是新建的居民安置点,还是在旧有的景区沿线,政府更鼓励普通而随处可见的农家乐。事实证明,在我所去过的都江堰和彭州,把自己的家园经营成可以接待游人的农家乐,已经成为当地灾民自救自强的途径;有暇就去农家乐,已成为城乡百姓习惯而喜欢的生活方式。

        那天午后,我去了都江堰市白鹿镇。这个小镇处在震中,与映秀镇一山之隔。白鹿河右岸有一所中心小学,那道令人惊悚的裂缝,正好从前后两座教学楼中穿过,后面的一座楼,与断层一起被抬高了3米,却安然无恙,前面的一座楼原地未动,只不过震碎了窗玻璃。于是,有人给后楼挂上了一个红色的牌子,上面写着:5·12地震最牛楼。“牛”字缺了,我便问在工地上干活的人,牛呢?一个女孩子俏皮地说,农忙嘛,那个牛去地里种田了噻!

        我站住了,盯着女孩子看。她脸上的笑,她拉腔拿调的土话,会让我记一辈子。灾区百姓的达观和快乐,给了我说不出的感动。这是一种特殊的基因。不是春天给的,也不是农家乐给的,而是骨子里就有的。

        (作者为著名散文家,辽宁省作协副主席)

        大地震之后,这是我第一次踏入蜀地。

        原以为,3年的时间还是太短,灾区总会有捂不住的伤痕露给我看见。却没想到,凡是所到之地,已看不见曾经堆积如山的地震垃圾;收住过那么多人的简易板房,如今已不见了蓝踪白影;零零星星撒落在平原上的村庄,也已变成了一座座面孔清秀的小镇。尽管这里仍被称为灾区,却看不到一个悲情满面的灾民,也看不到破破烂烂的灾况。就是说,如果不看受灾现场实拍的照片,我完全想像不出这里发生过那么严重的破碎和毁灭。或许如期而至的又一个春天,对地震疮疤是一种天然的屏蔽。然而,我总认为这不是最合适的解释。

        此次蜀地之行,我只去了都江堰和彭州。在被地震撕开了一道道裂缝的龙门山下,在古老而葱笼的川西平原上,许多东西并不是薄薄一层春色就可以遮盖的。那些在地震中被我记住了名字的县城和村镇,那些因伤亡巨大而让我揪心不已的学校和医院,都已获得了重生。春天的油菜花,只是把这种重生映衬得更加美丽。任何一个人面对此情此景,都会惊异于蜀地父老对苦痛的消解能力,也惊异于一个国家的救灾和援助能力。

        成都可能是我造访次数最多的外省城市。每次来到这里,朋友一定会带我去郊外的农家乐。正因此,那场灾难过后,除了那几个重灾区,我还特别关注曾去过的龙泉驿、幸福梅林和江家菜地。成都的朋友告诉我,成都郊区距震中比较远,这几个农家乐的丝毫未受影响,生意仍如以前那么火爆,只有重灾区的农家乐关了门。

        我知道,上帝格外偏爱四川盆地,给它铺了足够厚的土,也给它降了足够用的雨,让生活在这里的子民吃穿不愁,以至于发明出农家乐这种休闲产业。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抱怨晴天太少的成都市民,给自己找到了晒太阳的去处,美其名曰“农家乐”。如今几十年过去,农家乐已像春天的油菜花,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当这种蜀地气质的生活方式形成潮流,就成了受更多人仿效和追捧的时尚。

        这一次来成都,我最想看的是灾区的农家乐,在震后的3年中,它已成了我的一种牵挂。记得,那天去彭州的路上,迎面走来许多去镇上赶场的农民,在男人的三轮车上,在女人的背篓里,装满了翠生生的蔬菜。彭州盛产蒜薹,此时正是上市时节,它那特殊的清香和辣气,远远就吸入了我的鼻孔里。给我的直感,就是生活仍在继续,许多固有的东西都没有改变,比如蒜薹的长势,赶场的脚步,也许还包括农家乐。

        在成彭高速两边,偶尔会闪过路标或指示牌,那上面有许多农家乐广告,名字一个比一个好听。看过广告,再向前走不远,果然就能看到一片五颜六色的纸质小彩旗。这是农家院的符号。一种熟悉的陌生,一种陌生的熟悉,迷离了我的眼睛。

        彭州最大的农家乐在葛仙山。一直听话的葛仙山,仿佛与龙门山叫板,或者说,与地震带挑战。你不是裂开了一条缝吗,那我就在你眼皮子底下搞农家乐。山、林、菜、花、田、塘、鱼、禽,或静或动的元素,或浓或淡的点染,如画布上的随意一抹,曾经面目狰狞的山谷,就此风花雪月。

        那天正是周末,葛仙山的山门前,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尽管蜀地风味小吃多,蜀人也出了名的好吃,农家乐给人的享受,岂是一个吃字了得。在葛仙山,最花时间的娱乐是在山间行走。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枇杷林,果子还很小,可是叶子太美了,每一片都那么完整而润泽,真想挖一棵带回北方,让北方的春季有浓郁的绿。这也是我第一次看见川芎,第一次看见黄连,第一次看见柏地,以前只在医生的处方上见过它们,在难喝的中药汤里尝过它们,如今是在农家乐的山坡上……

        正午时分,大家终于走累了,喝茶的亭子在山顶,坐在这里望出去,满目都是真实的风景。可以听见鸡叫,可以看见雀飞,可以闻见空气中的花香。我就想,葛仙山已经成了最好的疗伤之地,大灾过后,不知有多少人,把难过的心思和泪水扔给了它,回头再去开始新的生活。

        其实,葛仙山是农家乐里的高端样板。在灾区重建的项目里,政府把农家乐当成了重大主题。不论是新建的居民安置点,还是在旧有的景区沿线,政府更鼓励普通而随处可见的农家乐。事实证明,在我所去过的都江堰和彭州,把自己的家园经营成可以接待游人的农家乐,已经成为当地灾民自救自强的途径;有暇就去农家乐,已成为城乡百姓习惯而喜欢的生活方式。

        那天午后,我去了都江堰市白鹿镇。这个小镇处在震中,与映秀镇一山之隔。白鹿河右岸有一所中心小学,那道令人惊悚的裂缝,正好从前后两座教学楼中穿过,后面的一座楼,与断层一起被抬高了3米,却安然无恙,前面的一座楼原地未动,只不过震碎了窗玻璃。于是,有人给后楼挂上了一个红色的牌子,上面写着:5·12地震最牛楼。“牛”字缺了,我便问在工地上干活的人,牛呢?一个女孩子俏皮地说,农忙嘛,那个牛去地里种田了噻!

        我站住了,盯着女孩子看。她脸上的笑,她拉腔拿调的土话,会让我记一辈子。灾区百姓的达观和快乐,给了我说不出的感动。这是一种特殊的基因。不是春天给的,也不是农家乐给的,而是骨子里就有的。

        (作者为著名散文家,辽宁省作协副主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