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阳江4月25日电(记者王国平、吴春燕)“本次考古试掘确定了‘南海I号’船首在沉箱中的位置,这为今后的全面考古发掘确立了工作重点。”今天下午,2011年“南海I号”考古试掘新闻发布会在位于广东阳江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举行,“南海I号”考古队领队刘志远如是说。
据刘志远介绍,此次试掘一共打了6个长宽各1米的探方。在现场,通过这些探方可以看到考古队员标注出的隔舱板、船舷板,同时也能看到散落在探口的碗、瓶、罐等文物。
所谓的“探方”是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依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刘志远说,“封闭式硬探方”是这次在发掘的方法上取得的新经验。以往在发掘时经常遇到探方壁塌方和渗水量大等难题,如果不解决将难以进行测量、绘图、摄影等资料采集工作。而“封闭式硬探方”由铝合金制作而成,考古人员在深度达1米的地方进行工作也比较安全,并且可以准确、方便地进行测量,获取有效信息。
同时,这次试掘采集了200多件水样标本,分四次运送到中山大学,正在进行检测和试验;泥样标本无以计数,光贝壳就达100多种。
刘志远还介绍说,这次试掘还提高了队伍的学术研究能力,3名文保人员和11名发掘人员共提交了8篇高质量的论文。
刘志远透露,由于有“功臣”淤泥的保护,沉船的保存状况至今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打捞以前“南海I号”位于流动活水中,进入博物馆里搭建的“水晶宫”后,只能尽量模拟原来的海况环境,水温、水的质量和咸度都无法达到之前的水平;沉箱的耐锈程度目前也未可知;沉箱如何切割才能离开“水晶宫”,也是全面发掘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至于何时能全面发掘,他说这需要多部门、多学科的通力协作,涉及水文、物理、生化、机械等领域,目前方案还在拟定中。
“南海I号”的试掘过程向游客开放。在留言簿上,有观众写道:“伟大的历史寻找”,“‘南海I号’是我见到的在科学理念指导下的考古发掘现场,不要紧,慢慢来,给子孙后代留点好东西!”
“南海I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2007年12月“南海I号”完成整体打捞,用沉箱装置并拖存放至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内。2009年9月,“南海I号”首次试掘确定了沉船两侧舷板在沉箱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