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最后一天,蒋南翔出任清华校长。在欢迎会上,蒋南翔深情地说:“清华大学是我的母校,在1932年到1937年期间,我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也正是在这个强敌压境、我们祖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困难时期,我在这里开始了革命活动,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现在有机会再回到母校服务,我感到非常高兴。”
1952年,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全国范围内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的文、理、法、航空等学院及工学院部分系和专业先后调出。在院系调整期间,清华图书馆相当数量的图书资料也被调拨出去。刚刚就任为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闻听此事,断然将馆藏的30万册珍贵古籍善本及甲骨文、青铜器等一批珍贵文物保留了下来。当时这些举措都为清华大学重新走上综合性大学的道路留下了一条后路。可以说,蒋南翔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清华的未来做了最好的打算,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保存了老清华的文脉。
蒋南翔对原有的理学院等院系调出清华深表惋惜,表示“工学院怎么可以离开理学院”。他强烈意识到,清华仅有工科是不够的,要搞新技术,建新专业。
1961年,蒋南翔主持起草《高等学校工作条例》。被简称为“高教60条”的这份条例中专门有一条指出要“做好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红与专的关系”。蒋南翔说,高校应该走“又红又专”的道路。
蒋南翔要学生做到“两个拥护,一个服从”,即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和服从分配。要培养一大批又红又专的干部,使他们成为一个肩膀挑政治工作担子,一个肩膀挑业务工作担子的“双肩挑”干部。而在人才培养上,从1958年开始,清华结合生产任务,以承担和完成某项实际生产或科研任务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课题,模拟设计训练最终发展为“真刀真枪毕业设计”。
“同学们,课外锻炼时间到了,走出宿舍,走出教室,参加体育锻炼,争取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在清华园中,每天下午4点半,校园广播都会响起这一段熟悉的声音。“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句来自蒋南翔的浓缩了清华体育精神的话语,响彻清华近半个世纪。
蒋南翔最早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一口号是在1957年11月29日。那天在清华全校体育工作干部会上,蒋南翔说:“我们每个同学要争取毕业后工作五十年。因为年纪越大,知识、经验也就越丰富。”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中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执教清华52年。1964年1月,在马约翰先生为清华工作五十年的庆祝会上,蒋南翔提到:“把身体锻炼好,以便向马约翰先生看齐,同马约翰先生竞赛,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从此,“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作为一个完整的口号,成为清华人脍炙人口的奋斗目标。 (丰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