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9日 星期二

    加加林飞天轶事

    赵 洋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19日   12 版)
    年轻的加加林资料图片新华社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载人宇宙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成为全人类的英雄。50年过去,我们依然记得他的话:无论在任何时期,对人类而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投身新发现。

        赫鲁晓夫:“先告诉我,他是否活着”

        赫鲁晓夫之子,航天专家谢尔盖-赫鲁晓夫回忆说,1961年,宇航员的姓名是个秘密,也没有人对此感兴趣,要紧的是第一个上太空。

        当时,美国人宣布他们将在5月上旬把人送上太空。为了抢占“世界第一”,苏联载人航天计划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提出要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前发射并返回——这样宇航员就能出现在节日庆典上。 

        但发生在半年前(1960年10月24日)的P-16导弹爆炸事故的阴影在赫鲁晓夫心头挥之不去。那次事故导致包括战略火箭军司令涅杰林元帅在内的上百人丧生。而且,就在1961年3月23日(距加加林飞天仅三周),苏联宇航员梯队中最年轻的一位——25岁的邦达连科在压力隔离舱内进行试验时,因突发的火灾受烧伤而死。这是第一位在训练中牺牲的宇航员,当时陪同他奔往医院的人中就有加加林——苏联航天已不能再次承受死亡之重。

        赫鲁晓夫建议把发射时间从四月底推迟或提前。科罗廖夫不打算推迟,那样很可能因为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导致落后于美国。他权衡了几个日夜,最后给赫鲁晓夫打电话,明确说他们准备在4月12日发射。

        4月12日那天,赫鲁晓夫焦虑不安地在电话旁守候了一个半小时,铃声一响,他抓起电话,一听是科罗廖夫的声音,他几乎是喊着问总设计师:“先告诉我,他是否活着?”

        据说,当时塔斯社准备了三份新闻稿,一份是宇航员成功返回,另两份分别是飞船未进入轨道以及飞船失事、宇航员罹难。赫鲁晓夫已经做好准备面对可能出现的任何事故。

        科罗廖夫:把另一半密码告诉加加林

        加加林108分钟的太空之旅险象环生:飞船气密传感器发生故障(为此,发射前的数分钟内不得不先松开然后重新拧紧舱盖上的32个螺栓)、通信线路一度中断(本来应显示吉利的信号“5”,结果跳出个表示飞船失事的数字“3”)、第三级火箭脱离后飞船开始急剧旋转、返回时还惊现飞船胡乱翻滚的一幕……

        苏联为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准备了一支11人的宇航员梯队。理论上其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飞天第一人。因为加加林在飞天前已是有两个女儿的父亲,曾有人建议让尚未有子嗣的另一位宇航员盖尔曼-蒂托夫替换加加林。但科罗廖夫坚持让加加林上,并亲自对他进行了飞行前的测试。加加林出色的表现证明科罗廖夫的选择是正确的。

        据说,为了避免宇航员落入敌对国家领土进而发生叛逃事件,“东方1号”飞船上安装了遥控炸弹,科罗廖夫和加加林各掌握两段炸弹引信触发密码中的一半。出于对加加林的信任,科罗廖夫在飞船发射前把自己知道的那一半密码告诉了加加林。

        加加林:“是的,我来自太空”

        飞船预定的降落位置应为莫斯科以南400千米,但实际降落在莫斯科以南800千米的一片耕地中。落地后加加林还不敢相信自己已经安然返回地球:“地犁得很松,很柔软,甚至还未干。我甚至未感觉到着地。我简直不相信我已经站立着。”

        据说加加林穿着橙色飞行服向一名妇女和一个牵着一头牛犊的小女孩走去。当他被问道是否来自太空时,加加林微笑着说:“是的,我来自太空。”加加林用通讯设备向指挥控制中心联系报告自己的位置,一小时后搜救人员发现了他。

        为了确保这次太空飞行能申请世界纪录,前苏联隐瞒了加加林的降落方式,说他是乘坐密封舱着陆的。事实上他是在飞船降落到一定高度时被弹射出舱,用降落伞单人降落。

        加加林迅速成为国际名人和人类英雄,他不再有机会重返太空。但科马洛夫殒命蓝天之后,为提振人们对于苏联航天的信心,加加林重披战袍。那时他已经有5个多月没有驾驶过喷气式飞机了,因此开始恢复飞行训练。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和飞行教练员谢廖金在一次例行训练飞行中,因飞机坠毁而罹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