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8日 星期一

    大学生难就业:拷问谁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18日   16 版)
    某大学生招聘会现场。
    新华社网

        又到了大学生毕业的时节——今年大学毕业生达650多万。就业难,牵动着家庭、社会。

        我们常常就是沿着这样的通道前行:小学是为升初中,初中是为升高中,高中是为升大学,升大学就是为找好工作,而没有好工作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大学生就业难,拷问谁?

        大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李同学今年研究生二年级,年前即已开始找工作,现在已确定某事业单位,回顾自己的求职历程其感受颇多:“我想留在北京,最好能进大企业。我投了很多的简历,包括大型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前者面试完经常没下文了,后者倒是有很多机会,我又不想去。我暂时不想到基层也不想到西部去,除非是国有大型企业才会考虑。”

        谈到自己在求职中的“短板”,李同学认为是缺少经验:“我在应聘过程中很多单位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但我之前只是在学校学习理论课了,很少参加社会实践,尤其是当发现学校学的很多知识在找工作中用不到时,就会很迷茫。”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专业房同学现在研究生在读,但是她的本科同学的求职过程让她对于就业难有自己的想法。她认为问题首先是因为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直接导致用人需求减少;其次是因为大学生自身操作能力不强,工作动手能力差,并且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没怎么接触过实践课程;还有一点是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和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信息沟通不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同学来自江苏,今年研究生三年级了,现在已基本确定留在北京某国有企业。王同学说临近毕业常有亲戚问我:“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到哪里工作?”这说明现在许多家长对我们还有这样的期望: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所从事的工作应该是社会分工的中上游职位。家长的期望会影响我们的选择,留在大城市,选择一个不错的单位,当然最好是国企。社会的认同同样影响着大学生对工作的选择。王同学还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更多的是指文科生就业难,我的理工科同学找工作相对并不难,而对于文科类的大学生需求有限。此外文科生工作进入门槛低,可替代性强,比如对于记者来说中文系的大学生可以做,新闻系的可以做,经济系的一样可以做,甚至学习建筑专业的也可以做。

        高校

        “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还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是既‘适应’又‘不适应’。我们要看到,当前,在一定程度上,人才培养的数量已不是主要问题,质量才是主要问题。而所谓质量问题,就是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里,既有今天的需要,更有明天的需要,因为今天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在今后的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因此,人才培养要有前瞻性。”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告诉记者。

        大学生就业难,很多时候反映出现行高等教育“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指出,大学应针对社会需求,把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从过去片面强调“动脑”转向“动脑”和“动手”并重。

        “在当今出现比较严重的‘用工荒’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工作,值得深思。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根据地方经济支柱产业设置和调整专业,按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途径。”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杜时贵表示:一是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把专业设置权还给学校。二是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有更高的办学层次。可以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条件较好的高等职业院校中设置4年制的高职本科教育。三是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由于开展更多的技能训练,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成本实际上大于普通高等教育,在经费投入上给予重点保证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高技术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认为,大学教育在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的同时,还是应当积极满足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应该到生产一线去,到管理一线去,总之到社会实践中去。做什么职业都光荣,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有人问名牌大学毕业后去卖肉可不可以?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可以,但这不应是大学培养目标的本意。国家花那么多钱,只有那么少数人才能进到那所学校,入学的学生有很高的职业期望。说是因为专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或说是因为就业困难而去卖肉,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合理,也站不住脚。”程天权表示,“我也不同意提倡这样的择业,我觉得这个是过分了,这种提倡给人家带来的心理冲击是什么?人家会对我们的教育很失望,会对我们的社会很失望。之所以我们不能提倡,因为它暗示了大学教育是没有用的,这个社会是不能接纳青年人的,这个不好,这个不是基本事实。”

        用人单位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现有员工22000人,全部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该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站在用人单位方的角度谈了应届大学生员工的“毛病”:自我、眼高手低;对职场人情世故不通,不接受管理;一年换三次工作很常见,一些人就因为被批评了一次,工资不领、招呼不打就离开。他谈到,“许多大学生在新东方只工作半年就离开了,但有工作经历,对他们未来的就业有帮助。扩招之后,高等教育大众化了,大学生多了,这是好事,不能说大学生就业难是扩招造成的。但社会没有为大学生做好就业的准备,大学生本人和家长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在美国,哈佛的毕业生许多都去当小学教师。而我国大学生找工作高的不愿意低就,低的还想高就。工作当然很难找。”他忠告: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不管怎样,一定要开始工作,要坚持。总是等待会失去良好的状态,失去闯荡社会的勇气。

        针对社会上“就业难”和“用工荒”共存的现象,他分析:大量的用工岗位都是制造业的流水线的一线,这样的工作虽然工资不低,但留不住大批的大学生。国家应该扩大和奖励知识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能提供大量的大学生就业岗位,这也是巨大的社会贡献。

        俞敏洪肯定目前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但对未来,他很乐观:目前,“啃老族”很多,孩子找不到如意的工作,父母继续养着孩子。但这个问题不解决,会积累成社会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完成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要将“劳动密集型”转为“知识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企业需要更多的技术和知识人员,这种转变是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

        本报记者 刘 茜 靳晓燕 通讯员 魏晓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