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7日 星期日

    塞尔维亚有个面包博物馆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17日   08 版)

        距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东南42公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名叫佩钦奇的小镇,小镇虽然不大,但这里建有一家有趣的“面包博物馆”。

        博物馆的主人斯洛博丹·耶莱米奇是一位出身于农民家庭的画家,为了记录下这一时代的塞尔维亚农村居民的劳作与生活方式,早在青年时代他即开始走街串巷,将它们描绘在自己的画布上。随着与农民交往的加深,他愈发意识到,对于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塞尔维亚民族来说,这种劳作与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宗教、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为此他开始搜集耕作用器具等各种实物,希望将长期农业活动中饱含的塞尔维亚民族内涵向世人展示。经过25年的努力,在走访了7500多个村庄,搜集到2000多件实物之后,1995年自费在家乡开设了这家私人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约1300平方米,整个展览分为耕作用农具、面包制作器具、各种面包实物等三个部分。年代最古老的是一件来自古罗马时期的农具。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部英国人在1920年制造、目前仍能正常工作的脱粒机。利用马等牲畜作牵引,麦粒可轻松自麦穗上脱落,同时麦秸还可自动成捆。该机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对盟国的援助英国赠送给塞尔维亚的。

        令游客最为感兴趣的,还是博物馆大厅内陈列的令人眼花缭乱、形形色色的近百件面包实物。“作为世界上每天都有30多亿居民享用的主食,面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耶莱米奇先生介绍,“然而几千年来人们对于面包的追求,已经远远超出了仅仅是喂饱肚子的需求,它已经成为每个人自出生到死亡,各种聚会、庆典、纪念或是祭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品。面包在人类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民俗、文化、宗教或其他方面的象征性意义已经愈发突出,实际上面包已经成为人们身体与心灵相互沟通的媒介。”

        根据信仰东正教的塞族居民习俗以及各种场合需要,大量面包分组摆放在几个展厅内。以圣诞之日所需面包为例,象征耶稣圣体的面包被做成各种人们想象的上帝能够喜欢的形状,有的像镰刀,有的像人的手掌,有的则在面包表层勾画出十字或是其他符号。按照广大塞族农村的习惯,这一天每个家庭主妇都要为家人的“健康与快乐”烤制面包,她们在和好的面团上写出家庭每一成员的名字,再勾画出一道道象征成人胡子的条纹,由于胡子长得很快,因此人们认为,每一位受到祝福的家人,其好运也会迅速到来。

        尽管博物馆地处偏僻小镇,但每年都会有上万名观众前来参观,其中老人和孩子居多,且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耶莱米奇介绍说:“参观者之所以有兴趣,并不仅仅是对塞尔维亚民俗的了解和回顾,更多的是因为博物馆真实展现出一代代塞族居民与大自然奋争的写照:只要有粮食,一切就都有希望。”

        除了展出功能外,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研讨、讲座等学术活动。由于面包博物馆的建立,佩钦奇小镇也越来越成为塞尔维亚居民的假日郊游目的地。(本报记者 宋文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