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7日 星期日

    如何念好节水抗旱经?

    ——在山东感受农业节水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17日   02 版)

        “要是没有新打的机井,往年遇到这样的大旱,地里的麦子就要绝收了。”3月29日下午,山东省桓台县果里镇郝园村村民杜荣华正在给小麦浇返青水,他说:“以前都是靠天吃饭,雨水少了收成受影响,现在浇地用井水了,小麦长势不受影响,亩产过千斤没问题。”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然而农业用水却面临着严重短缺的局面。据了解,全省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63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7——平均每平方米农田每天只有约1升的水可供灌溉!不仅如此,水资源的分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年降水量的3/4集中在汛期,全年天然径流量的4/5也集中在汛期。这在造成旱涝灾害的同时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很大困难。在山东,农业用水占到了全部用水比率的70%,发展节水型农业对这片沃土具有重大意义。日前,记者随水利部“节水中国行”采访团在山东采访时深刻感受到,各地农村将发展农业节水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努力实现节水润良田、效益富农户。

        在桓台县,麦田里的麦苗已有一扎来高长势喜人,放眼望去满眼新绿。每隔几十米点缀着点点白色。“那是保护出水口的水泥围挡。”桓台县水务局农水科科长李秀荣介绍说:“它是管灌工程的一部分,是我们县正在大力发展的节水智能灌溉技术之一。这套工程主要是以机井为水源,以射频卡控制器为开关,以地下PVC管道为脉络,每隔几十米设置一个出水口,方便农民灌溉浇地之用。现在只要一人一卡就能浇地。”

        村民刘树桂当场向记者演示了如何使用这套设备进行浇地。只见他手里拿着一张类似银行卡的卡片在射频控制器上轻轻一刷,随后打开出水口的阀门,水就哗哗的流了出来。“接上软管就能浇田了。”老刘高兴的对记者说:“这套工程好啊,原来浇地基本是顺着土渠大水漫灌,浪费的厉害。现在水直接到了地里,一点也不浪费,能节约三成水,水用的少电也跟着省了,一亩地就能省好几十块钱。以前浇一次地要两个人干一天半;现在好了,只要带上卡,一个人用不到一天就能把地浇完。轮灌周期也由原来的十来天缩短到三五天了,也不耽误浇水了。”

        据了解,桓台县每年都投入1000万元以上进行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和改造,实现了农田林网化、道路沙石化、灌溉防渗化、种植规范化。目前,全县共有有效机井1.39万眼,每亩防渗渠十米以上。2009年以来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0.3万亩,水利设施覆盖了全县大部分地区。

        在寿光市古城镇,以种植蔬菜大棚为主的赵继平夫妻俩已经在自家大棚用上了“膜下滴灌”技术。他们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大棚里种的是丝瓜和西红柿,属于吸水作物,要每两天浇一次水,原来每次要浇水四百方左右,夫妻俩人都得跟着忙。现在好了,用上新技术后,能节水30%—40%,成本一年省下来几千元。而且只要一个人就能忙的过来。省下一个人的人工到镇上打打工,一年多收入四五千块钱很容易。”

        在山东,灌区和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地面管道输水灌溉,以及滴灌喷灌等节水设施的推行成为水利设施的重点。目前全省节水灌溉面积已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2%,节水抗旱,水利惠农的功效正逐渐显现。(本报记者 赵秋丽 何 平 通讯员 范思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