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3日 星期三

    梁晓声(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著名作家):

    好的文学作品要有情怀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13日   02 版)

        本报北京4月12日电(记者王国平)“作家之间如果要比拼的话,到最后,比的就是情怀了”,在日前于北京举行的青年作家付秀莹作品研讨会上,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梁晓声说。

        梁晓声认为,作家的写作有不同的层次。一般来说,年轻的女写作者喜欢写情调,男写作者则习惯于写情绪,随着阅历的增长开始慢慢写情愫,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就是写情愫的上乘之作。但如何从写情愫跨越到写情怀,则可以看出一个写作者的成熟与功力。

        梁晓声说,写情怀是文学应该把持住的品质,能够在眼花缭乱的当下给写作者一种方向感。怎样才是真正的书写情怀?梁晓声认为,舒婷的诗句“为了百年后天真的孩子/不用对我们留下的历史猜谜/为了祖国的这份空白/为了民族的这段崎岖/为了天空的纯洁/和道路的正直/我要求真理”就是写情怀。梁晓声认为,如今的一些文艺作品,特别是部分影视作品,完全不能呈现出历史的本来面貌,这使得年轻一代只好对历史进行“猜谜”。梁晓声表示,无论写作者如何穿透历史,心里一定要有情感,要有情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的作品才有厚度和力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