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3日 星期三

    张安世墓已出土器物3000余件(套)

    从葬坑发现疑似西汉“皮衣”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13日   01 版)

        本报西安4月12日电 记者杨永林、张哲浩从陕西省有关方面获悉,除今年4月9日在唯一没有被盗的M1号墓的耳室里发现2000多年前的汉砖、漆器和竹笥外,自2008年8月发掘以来,文物考古人员还从张安世家族墓地已发掘清理出各类遗迹共20余处,出土各类器物3000余件(套)。

        史书记载,张安世墓中陪葬的陶俑均为皇帝御赐。根据目前考古人员的发掘,从葬坑内模拟当时军队的军制,这对研究西汉时期的军队编制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张安世的“甲”字形大墓的6个从葬坑中,发现了大量陶俑和木俑。去年,考古人员在K6从葬坑清理陪葬的陶俑时,发现在陶俑周围散落着很多黑色的“陶俑衣服片”。这些“衣服片”均是有机质的,文保人员在保湿稳定加固后,“衣服片”被提取出来。这些“衣服片”数量众多,面积很小。考古专家推测,这些“衣服片”的材质应为皮革,就像现在人们的“皮衣”。当初在陪葬时,陶俑应该均身着“皮质的铠甲”。以前,皮质甲衣很少发现。

        据介绍,在古代陪葬的陶俑中,一般官员或王公大臣陪葬的陶俑都是塑衣俑,而只有皇帝或级别特别高的人,陪葬的陶俑才会有“着衣俑”。“着衣俑”一般是先烧制裸俑,然后再根据陶俑的身份穿上象征其身份的丝绸或者麻棉衣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