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2日 星期二

    袁隆平: 离心愿还有多远?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2日 01版)

        日前,刚刚从海南国家南繁育种基地指导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工作回长沙的袁隆平,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与来访的武汉大学“泥腿子院士”朱英国,商讨了合作筹建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80后”的袁隆平希望实验室能够在理论上研究杂交水稻优势机理,并在杂交水稻的推广运用方面有所作为,这些都紧扣着老人两个未了的心愿。

        面向未来 许下心愿

        1974年,袁隆平三系(品种间杂交)杂交水稻研究取得成功,又在1995年成功培育出两系(亚种间杂交)杂交水稻,以领先世界的技术,使我国稻谷亩产提高20%,经大面积推广后,为解决国人吃饭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在3000亿公斤基础上,以500亿公斤为一级,先后连升四级,2004年以来,经过5年的连续增产,总产量稳定在5000亿公斤水平,实现了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对此袁隆平却有着忧患的认识,他始终认为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即使在金融危机之时,他接受采访时说:“金融危机总会过去的,可粮食安全问题时时刻刻摆在我们面前。”“谁能养活中国?我们只能靠自己。”袁隆平对一篇题为“粮食安全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的报道深为认同,感叹这是一个谁都不能小看的问题。

        袁隆平的忧虑不无道理。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预测,2020年全国粮食消费量将达到5725亿公斤,按照保持国内粮食自给率95%测算,国内粮食产量应达到约5450亿公斤,比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增加近450亿公斤。粮食单产年均仅需增长0.9%,看似压力不大,但该纲要指出我国粮食供需将面临需求刚性增长、产需缺口扩大、国际市场调节空间有限、增长制约因素增多等形势。

        面对我国当前人均1.38亩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的现状,袁隆平感到只有继续提高单位面积水稻产量,扩大高产品种水稻种植面积才能确保未来我国粮食安全。老人因此许下两个心愿:一个是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要实现;一个是超级杂交稻品种要大面积推广。

        着眼现实 稳步推进

        1996年,袁隆平领衔展开超级杂交稻项目,当时日本科学家已率先进行攻关。袁隆平通过采用中大穗等株型改良与三系法、二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意在培育出能够进行大面积推广的亩产700公斤以上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项目分为三期: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第一期与江苏农科院合作,于2000年成功实现亩产700公斤目标;第二期在袁隆平技术路线指导下,2004年成功实现亩产800公斤目标,项目进展超过日本。当前,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攻关进入攻坚阶段。袁隆平离第一个心愿的实现不会太远了。

        据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级杂交稻示范推广项目协调人彭既明研究员介绍,超级杂交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技术通过多年试验,已经完全成熟,并且在品种的米质上有较大提升,最高可以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水平。

        在超级稻技术成熟后,袁隆平开始着手实现自已的第二个心愿。2006年,袁隆平为了通俗易懂地向农民推广超级杂交稻种植,提出了种植三亩超级杂交稻达到产出现有一般稻种种植4亩的粮食,并简单明了的概括为“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该工程从2007年在湖南率先实施,2008年向全国推广。袁隆平计划到2015年,在湖南省推广“种三产四”面积1500万亩,2020年,在全国推广6000万亩,达到当前水稻一般稻种8000万亩的产量,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实施以来,得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07年至2010年连续四年湖南省财政专项拨款2100万元用于项目的实施,并将其列入“十二五”规划。经过2007和2008两年初步推广,这项以每亩增产33%为目标的工程,在2009年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当年增产2.28亿斤,去年湖南推广面积达到385.7万亩,增产3.89亿公斤。袁隆平认为湖南“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达到预期目标,2020年完成《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湖南水稻增产40亿斤指标,可以提前实现;如果全国推广达到相应面积,完成水稻增产目标也没有问题。不过,这项潜力巨大的推广工程,去年在湖南的推广面积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85%,向全国推广还处于摸索经验阶段。袁隆平的第二个心愿开了个好头,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寄望国人  共同努力  

        袁隆平在继续进行第三期超级杂交稻项目攻关的同时,将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超级杂交稻示范推广工作。八十高龄的他,时常奔波于全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示范基地。袁隆平认为作为农业科技人员,不能纯粹的只搞科研攻关,要将科研和推广结合起来,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才能让农民得实惠,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实质贡献。袁隆平希望国家能够立项支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实施,以增强项目示范推广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推广进度。他还寄希望于国人能够理性认识当前粮食安全形势,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推广方面形成合力,从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纪富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