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嘉宾: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 力
●访谈记者:姚晓丹 丰 捷
议题起因
知识改变命运,这条亘古不变的上升通道,在今天日益庞大的就业大军冲挤下不再那么通畅。“好大学”与“好工作”,曾经,那个长留在人们脑海中的“等号”画起来越来越艰难,但升学,升更好的“学”,仍然是多数国人执着的成才之道。在现阶段,升学与就业,越来越成为一个两难的选择。
“两难”求解
●如何既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让更多有志于此的学生摆脱不能升学的尴尬?
●如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让他们有序共生、和谐发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记者:长久以来,更有“含金量”的家长、学生往往抱定这样的信念:能上高中,不上中职;能上本科,不上大专、高职;能上一本,最好不上二、三本。无论所选的学校、专业是否有前途、有市场,也无论这样抉择是否适合个人的发展。
而学校又大多胸怀这样的“大志”:专科学校使劲儿升本科,本科院校最好都改成“大学”,已经是“大学”的呢?理科院校加文科,文科院校填理科,总之,“综合性、门类齐全、规模宏大”才是努力的方向……
“十二五”规划提出,将统筹各类教育,我想上述长久存在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顽疾必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发展的角度,您认为,这样的状况能否改变?
张力:如果是体制机制障碍问题,就必须改变;如果问题长期累积而成,要解决还需付出更多努力。“十二五”规划有关教育举措的依据,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央对克服高校同质化倾向已有明确政策导向:
一是提出2020年分类目标,在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同时,我国高教结构将更加合理,特色将更加鲜明;
二是建立高校分类体系,政府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三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分类评估制度,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促使不同高校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今年“两会”期间,袁贵仁部长表示“985”和“211”工程高校不再扩容,这一信息将促使高校按照国家政策导向,从追逐升格转向各安其位,从外延式发展为主转向内涵式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向地方及行业背景高校倾斜,因此,每一所本科、高职院校都可以争创国内国际一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既能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满足学生谋生发展的需求。
记者:学校和学生、家长的上述执着,也缘自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人才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中职、高职的就业率持续高涨,但是却面临着学生不来报到的尴尬。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下,持续上涨的高就业率尽管令职业院校欣喜,但是招生难却一直困扰着这些学校的发展。我们一直强调,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涉农专业免费等来改变这一现状。您认为,“十二五”期间,在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方面,我们该怎么办?
张力:国内外经验表明,职业教育吸引力与行业产业吸纳力密切相关。“十二五”期间,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将有更大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将有新的进展,文化事业产业和社会建设将开拓新的局面,都对职业教育培养培训数以亿计高素质的技能型、高技能人才提出更多要求,国家将继续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营造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时,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国家将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除涉农专业外,对农村学生和城镇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实行中职教育免费,职业学校面向应届生和从业人员不同需求,提高教学培训质量,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增强针对性实用性,鼓励在职继续学习,完善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搭建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沟通衔接的“立交桥”,形成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的有效途径。
记者:上大学当然不只是为了一纸文凭。但是在一些高校,很多专业仅能满足学生的一纸文凭。不与市场接轨、关门办学是这些高校的通病。您认为,“十二五”期间,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予以规避?
张力: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重大任务,若学科专业完全与市场接轨,不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多重使命;若完全关门办学,就会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活力。所以,“十二五”期间乃至2020年,高校的根本任务,始终是提高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在打牢学科专业基础与适应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之间,寻求适当的结合点。
预计今后五年国家的具体措施,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高校面向现代化建设需要,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紧缺人才特别是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重点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涉外人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根据不同学校特点,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整体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就业能力。同时,还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卓越工程师、医生和法律人才等教育培养计划,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试验。
记者:很多专家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解决之道在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个就业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创新能力。这是各级各类高校都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您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我们会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张力:“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将为4500万人,按今年高校毕业生660万人及后几年数据匡算,也许占到全部新增就业人数的70%,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是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大的方向是人力资源基本上由市场机制配置,政府会采取购买公共服务岗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等方式促进就业,但绝不可能回到包揽的老路上去,所以,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多管齐下、因地制宜、积极推进。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高校在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优化就业指导服务,特别是要探索建立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尝试建立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过程。这样做,不仅可以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而且有利于提升毕业生质量,寻求行业企业对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指导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