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6日 星期三

    为中国未来储备农业人才

    □ 任正隆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06日   16 版)

        任正隆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无党派人士,德国哥廷根大学农学博士。全国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作物和园艺学科组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细胞工程和转基因生物委员会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教委和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是发现小麦重要基因最多的中国人之一,也是我国育成小麦品种最多的小麦育种家。

        长期以来,中国农产品的超低价格,为资本原始积累、城市稳定繁荣、工业不断发展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但是,农产品的超低价格,导致了农产品的生产者的贫困,以及涉农行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之忧。收入低,社会地位低,严重影响了涉农人员从业的职业积极性。因此,不仅农民不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职业,涉农的其他职业,包括农业科学工作,对青年人也没有吸引力。这造成愿意从事涉农专业的人才会越来越匮乏。这将对我国未来的粮食保障和食品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有的人把中国未来的粮食保障的赌注压在国际市场上。但是,当中国依赖国外的粮食养活中国人时,我们的强国梦也就破灭了。所以,办好农业大学,坚守农业行业的岗位,为中国的未来储备农业科研成果和人才,在中国的粮食保障和食品安全需要有人冲上去堵“枪眼”的时候,我们有人,有作为“胸脯”的农业科研成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