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一大早,从数百里地之外赶到承德的杜彦敏、时翠平、李景刚和杨政武,手持鲜花,搀扶着66岁的李维贺老人,沿着崎岖的山路,步行200多米,走近昔日同窗好友李宝元的墓地。
一行数人,神色凝重,满怀悲伤,默默无语。
转过一个小山岗,两座坟茔赫然入目。沉寂中,时翠平突然痛哭失声、踯躅难行。大家互相劝慰着,彼此携扶来到墓前。
紧紧相依的两座墓碑,兄弟二人的生卒年月刻于碑上,他们去世时分别为22岁和23岁。
“宝元,你的兄弟姐妹从四面八方赶来看你来了……”李维贺老汉悲怆的哭声让人潸然泪下,“儿啊,你走了,这十几年都是他们管着我们。他们给我们写信、汇款,年复一年始终照顾我们。你在九泉下安息吧,你爹娘是苦命人,但晚年不苦啊!”
当年的班长杜彦敏强忍泪水,对着宝元的坟墓说:“我们4个人,代表全班同学来看你了。你放心,你的父母我们都会管。这个约定永远有效,往后我们也会坚持照顾老人。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着他们,爸妈的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
“我们都是大爷的孩子,你没有尽的孝,我们替你来尽,”时翠平依然在啜泣着,“我和树启都说好了,等冬天冷的时候,接大爷大妈去我们家住。树启的爸妈过世了,大爷大妈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一定好好照顾他们。”
“儿啊,现在可多人关心我们呢。昨天,温泉物流公司组织捐款,一共给咱家捐了11190块钱,公司李经理亲手交给我了。”李维贺老人不忘和两个儿子念叨念叨,“还有咱们承德县妇联主席还给你妈妈买了部手机,这以后我们和你的好同学们联系就更方便了……”
一向不善表达情感的李景刚和杨政武依然沉默不语,但泪水早已从两个汉子眼中溢出。几人向宝元深深的三鞠躬,献上鲜花,寄托着哀思。
“再见吧,同学!安息吧,兄弟!”
(本报承德4月4日电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