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听说了农民兄弟王家翁反映的问题。首先请他放心,这两个问题很快就能解决,而且保证让他满意。
在县“十二五”规划中,确定了对贫困村整体推进解困的方针,作为县政府重点扶持对象,番道村等贫困村在县新成立的“增收办”指导下,在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下,会尽快甩掉贫困的帽子。
这几天,县“增收办”的200名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帮助群众找门路、跑项目、拉订单、学技术、扶持资金等,为农民增收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切实保障。为了确保目标任务的落实,县、乡、村分别制定了农民增收实施方案,户户建立增收明白账,同时县委每季度听取一次农民增收工作汇报,并派出县委督查组下乡督导,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给农户贴息贷款,是当前县里的中心工作,今年我县的目标是让90%以上的农户都能享受到政府的贴息贷款。我们全县有2万多农户,目前贷款农户占其中的40%,眼下的任务是“扩面”,县、乡、镇多级政府已经和农信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认真研究了方案,制定了措施,一个是提高贷款金额,另一个是最简便的手续,只要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农户就高兴了。像王家翁提出的想买辆运输车,那起码得贷款5万元左右,琼中县已有19名小额信贷员,他们会主动上门和他联系的。在县“十二五”规划中,还明确规定连续三年,县政府要出3000万资金用于贴息,鼓励农民做大做强琼中绿橙品牌。到2012年琼中县农民人均收入要达到4900元以上,这得政府“给力”,农民努力,有了合力才行!为了保证农民贷上款,贷好款,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担保公司,专门为农民进行担保;另外县政府和农信社共同开发了软件,将全县农户信息输入电脑,将贷前工作准备充分。
王家翁提到的电力问题是民生大事。“十二五”期间,琼中县要完善农村建设规划,实施水、路、电、讯、气、房和优美环境“七到农家”工程,城乡一体化;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完善和创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使公共资源发挥利益最大化。目前南方电网公司已经在解决电力不足的问题,重新布电。
听说王家翁靠小额贷款参加了“菜蓝子”工程,这很好,“十二五”期间,琼中县要大力发展热带山区特色农业,按照全省建设好国家热带特色现代化农业基地规划,结合我县山区特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重点发展橡胶、槟榔、绿橙、桑蚕、养蜂、灵芝、南药、畜产品、林产品、罗非鱼养殖和黎锦纺织等符合琼中实际的热带山区特色产业。提升橡胶、槟榔、绿橙等传统特色产业效益。要加快发展壮大桑蚕、养蜂、灵芝、沙姜、南药、罗非鱼养殖和黎锦纺织等新兴特色产业。积极培育现代高效特色产业,扩大特色产业和精致农业规模,建立热带水果、桑蚕、养蜂、灵芝、沙姜基地。我建议王家翁要循着这个发展思路,在有条件的基础上,丰富“菜蓝子”品种,创出品牌,让自己的运输卡车上的内容越丰盈越好!(本报记者魏月蘅、王晓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