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提供的第三批对日紧急援助物资31日运抵日本首都东京,随后将被转运至日本东北部宫城县地震海啸重灾区。
当地时间15时10分许,从中国上海起飞的国航班机运载第三批援助物资抵达东京成田机场。这批物资包括运动鞋、厚橡胶手套和临时卫生间等。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吕克俭和日本外务省官员在机场签字换文,完成物资交接。
吕克俭说,日本发生地震和海啸后,中国政府和人民感同身受,中方第一时间宣布向日方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前两批援助物资此前已运抵日本。中方希望这些援助物资能对日本救灾发挥积极作用,日本地震和海啸灾区民众早日克服困难、重建家园。
日本外务省官员说,中方提供的援助物资是日本灾区急需的物品。日本受灾后,中国政府非常迅速地提供了大批有用物资,中方的善意深入人心。日中双方今后将就日本灾后重建援助工作保持密切沟通。
另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31日宣布,对30日从福岛第一核电站南排水口附近采集的海水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其放射性碘-131浓度超过法定限度4385倍,是迄今的最高值。东京电力公司说,海水样本是于当地时间30日13时15分从1号至4号机组排水口以南约330米处采集的。29日从同一地点采集的海水样本的放射性物质浓度超过法定限度3355倍,如今这一数值再次被刷新。
26日下午这一数值是1850倍,此后曾一度下降,但29日后再次回升。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认为,这表明有新的放射性物质从核电站流入海中。由于核电站周围半径20公里的避难范围内没有渔业活动,故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认为放射性物质“不会立即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该机构决定从15公里外海域的3处地点采集新的海水样本进行分析,加强监测,同时还将调查核电站院内的地下水。
此外,在离5号和6号机组使用的北排水口约30米处,30日上午采集的海水样本也检测出相当于法定限度1425倍的放射性碘,比29日有所上升。
截至31日15时,日本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已造成11438人死亡,16541人失踪,其中有5名中国公民。
(本报驻东京记者 严圣禾 本报东京3月3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