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28日电(记者邢宇皓)“如果一个学生‘痴迷’的领域不是现行考试的内容,人们就会认为他的努力‘没有结果’,未来‘很危险’。坦率地说,我们今天加于孩子们身上的学习动力,是一种利益与压力混合的动力——不好好学习,就不能上好大学,将来就没有好的工作、优越的生活——而没有把学生的探索求知,当作人的内在精神需求。”在刚刚闭幕的第31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校长论坛”上,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用具体例证说明,目前,一些畸形考试正消解着孩子们的创新精神,而过度关注考试是滞碍我国青少年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
“培养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每一个高三语文老师都知道,哪怕没有创意,‘挑不出毛病的’作文得高分的可能性也比那些有个性的作文更大。这根本不是在培养学生的真才实学和真正的智慧。还有一些考试的考题没有任何知识性可言,只是出题者在玩弄文字游戏。这使学生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揣测出题人的想法,而不是用在理解知识本身。因此,才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针对考试的教学,成了一门特殊的专业。很多所谓‘考试辅导’,辅导的不是知识,而是辅导如何揣测出题人的意图。”刘长铭说。
“很多考试不仅要求学生把试题答对,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要完成大量试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可能采用任何带有创造性思维的解答方式,只能寄希望于所有题目都曾做过,以便立刻找到已经经过训练的应对策略。”刘长铭说,这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致今天的中学教学进行大量重复性训练,“一些老师把很多解题技巧变成口诀,越是毕业班老师,越擅长这样的教学方式。这在客观上降低了孩子们的思维品质,使原本的高级思维活动被低级的条件反射所取代。这样培养出的思维习惯越牢固,突破这种习惯而有所创造就越难。”
不仅如此,刘长铭指出,在利益与压力下扭曲的学习驱动,也对孩子们的思想情感、学习态度和价值取向产生了负面影响,“将学习和工作视为‘苦中苦’,把成为‘人上人’视为成功和幸福。这都是我们的教育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