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9日 星期二

    马广超:

    爱之格桑花在高原盛开

    《 光明日报 》( 2011年03月29日   10 版)
    马广超和学生在一起 (资料照片)

        本报讯(记者邢兆远 通讯员倪青华)义务支教,爱撒高原,他被藏民称赞为“来自山东的格桑花”;经历了地震、车祸、病危等,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依然不离不弃……连日来,大学毕业生马广超义务支教于玉树藏区的事迹,感动了家乡泰安,支持他的团队将2.5万元捐款寄往青海玉树。

        2008年初,家在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的大学生马广超,听说青海藏区师资缺乏时,毅然抛去优越的收入,告别了海滨城市青岛,踏上了前去义务支教的征程,选择到偏远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麦曲村小学支教,他觉得“偏远贫困的地方最能发挥支教价值”。初到高原,马广超头痛眩晕,眼睑发红,嘴唇皲裂,胸口发闷,四肢麻木,不时地恶心呕吐。靠坚韧的毅力和信心,坚持锻炼、磨合,他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境。麦曲村小学有50多个孩子,教室、宿舍都很简陋,为让学生住在温暖的房子里,马广超和其他3位教师住在帐篷里。看到藏族孩子黑乎乎的小脸,马广超上的“第一课”,就是带他们到河边洗脸。洗完脸后,为了防止低温把孩子的手和脸冻伤,他又辅导孩子涂上护肤品。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慢慢学会了洗脸、洗手、刷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师资缺乏,马广超当起“多面手”,既教汉语,又教数学、音乐、体育。教学之余,还深入藏族群众家中传播知识,传授技术。业余时间,他通过网络联络全国的爱心人士,吸引“外力”来资助,改善藏族孩子的学习、生活条件。

        进入冬季,高原的气候寒冷,时常刮风下雪,气温有时达到零下40摄氏度。为不让孩子们冻坏手脚,马广超冒着风雪到牧民家里取来牦牛干粪,用此燃烧取暖,一个冬季下来要用上百麻袋。2009年3月,他全身长满了水痘,高烧不退,生命垂危。他含泪给父母写下遗书,后幸被一名藏医相救。就是这次寻医看病,他了解到,当地的吉来小学因为没有教师上课,37个孩子已经停课多日。马广超当即决定,到这里支教。他的义举感动了当地的藏族同胞,人们纷纷向他献上洁白的哈达,称赞他是来自山东的“格桑花”。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突发,大地在剧烈震颤。正在上课的马广超,机警而理性地组织学生紧急疏散,自己最后一个跑出教室。学校停课了,马广超又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中,昼夜奋战在第一线。他和爱心人士一起,为当地孩子联系了一批过冬棉衣和教具,在运送途中,因山路崎岖,车子在路经急转弯的“肘子路”时,冲下深崖,同行的3人不幸遇难,摔得遍体鳞伤的马广超和另外两名人员幸免于难。 

        来自山东的“格桑花”把爱倾注藏区,青海省、玉树州委的领导都给予马广超很高的评价,囊谦县授予他“最佳优秀支教人员”荣誉称号。支教3年多的马广超,对藏区“情真意切”。他告诉记者:“每当看到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就难舍难分。藏民把格桑花看作幸福吉祥,我愿做一朵小小的格桑花把芬芳洒向藏区。我的后面还有一个泰山爱心团队,队员们都愿意为青藏高原的学生们奉献一份力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