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春暖南粤》引发的南方农村题材创作热潮持续不散。日前,20集电视连续剧《春暖南粤》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春暖南粤》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华夏英杰墨宝园联合摄制,是深圳原创并投资拍摄的第一部现代农村题材、反映基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作品。该剧于2009年底在央视首播,收视份额达19.75%,夺得同时段收视第一。2010年12月,该剧在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办的全国第二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中,一举斩获全国农村题材最佳电视剧一等奖,这也是广东省第一部获得全国性大奖的农村题材电视剧。
与会专家认为,《春暖南粤》思想锋芒非常锐利,不回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不仅体现了当前农村戏回归现实主义的趋势,还为农村戏创作在思想高度上树立了新标杆。“在揭示科学发展这一深刻主题的同时,《春暖南粤》也为观众塑造了陈伟华这样一位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一心执政为民的干部形象,他身上那种勇于担当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中华大地山乡改革的希望与信心。”专家还认为,《春暖南粤》的问世闯出了一片新的天空,填补了当前影视剧南方农村题材创作的空白。
“深圳近年来涌现出很多好的作品,‘深圳制造’影视作品最大的特点在于思想性强,有力度。《春暖南粤》思想锋芒锐利,在思想性方面比我们熟悉的很多粤派电视剧更进了一步。”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称赞《春暖南粤》是一部值得珍视的作品。原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也表示,《春暖南粤》的思想深度在于真实地揭示出彻底的求实精神与全新的发展理念之间相辅相成的内在统一性,形象描绘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美好前景。
“这是当下电视剧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情怀与理想主义精神结合的时代探求的一部新的力作。”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王丹彦认为,在很多电视剧娱乐现实、规避现实,或者叫做消费观众的时候,我们要用真正现实主义的精神引领电视剧创作,标领时代理想主义情怀,这是对电视剧人文化自觉的一种要求、呼唤,也是一种责任。从这一点上来看,《春暖南粤》非常难能可贵地做到了这一点。
“看了《春暖南粤》,我要说,农村戏里的现实主义回来了!”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庆瑞发言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剧存在“贫血”、“缺钙”等问题,为什么农村剧不能充分表现当下火热、深刻的农村社会变革?他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电视剧创作者背离了现实主义传统,而《春暖南粤》忠实于今天的农村生活,尽可能在深广程度上反映及展示了普通农民积极向上、顺应社会发展大潮奋勇前进的生活。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伟国表示,跟其他农村题材电视剧有所不同,《春暖南粤》提出了农民致富之后如何改变精神面貌的问题,这就是这部电视剧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表示,《春暖南粤》对于普通老百姓更有价值的一点,在于塑造了新形势下共产党基层领导干部的形象。陈伟华身上集中了传统美德,能够审时度势,执政为民,是一个新形势下的共产党基层领导干部的模范形象。观众之所以拿这样人物跟生活进行对比,说明观众渴望、希望党的领导干部像他一样。他应该成为基层干部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