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15日 星期二

    满足新期盼 追求高境界

    代表委员热议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15日 11版)

        两会期间,记者在京西宾馆江苏代表团驻地,看到代表们忙碌地准备着会议的材料。几个来自农村的代表聚到一块儿,谈得更多的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来自徐州的全国人大代表闫丽娟告诉记者,新春佳节刚过,她无意中来到徐州铜山县文体站,发现这里挤满了方圆几十里的农民:有人正听着音乐扭秧歌,有人正切磋球艺,还有人在动情地朗诵着诗歌,好不热闹。其中,63岁的农民王印栋从去年起就迷上了美声,现在刚学会识谱就迫不及待地跟着老师练发声。“王老汉说,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就愁怎么才能玩得好,老在家看电视也没意思,不如大家出来一起乐呵乐呵。我想他的这个想法反映了当前亿万农民的心声。”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说,社会生产关系只有不断调整才能跟得上生产力发展的节奏。去年,江苏农村出现一个历史性拐点:农民收入增幅15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这将意味着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会水涨船高。“农村精神文化工作是一场永远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我们要做的就是依靠民力、顺应民意,不断去满足他们的新期盼。”

        老调重弹,弹出新韵味

        “欢快的唢呐吹起来,红火的秧歌扭起来!”这句人们熟悉的歌词正是“十一五”期间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花团锦簇的鲜明写照。活动室里,投影屏幕前座无虚席;棋牌室里,老人们悠闲对弈;操场上,一群人你争我夺打篮球……这些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在过去是根本无法想象的。“那时的农村生活就是一片文化沙漠,生活异常单调,孩子们就是捉迷藏,大人就是闲拉呱,哪像现在,有下乡的电影,有农家书屋,有文化大院,和城市人的生活几乎同步走。”提及农村文化生活的变化,来自徐州农科院的全国人大代表陈萍很是感慨地说。

        而一切变化均源自国家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1995年,中宣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若干意见》,从而正式吹响了向农村文化沙漠进军的号令。15年来,全国陆续建成20多万家文化大院、30多万个农家书屋,此外,如火如荼进行中的“三下乡”活动更成为扎根农村大地播种文明的种子。

        在全国政协委员张连珍看来,“十一五”期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为“十二五”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关键时刻,最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虽是老调重弹,却弹出了新韵味。“《意见》进一步强调创新文化产品、建设文化设施、加强人才培养,同时探寻资金、人才和制度的运行机制,如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等等,已经涉及制度层面上的硬性要求,必将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更加长期有效。”

        化虚为实,孕出新文明

        “从本质上讲,精神文明是隐性的,但隐性不等于虚无。对于流行于一些农民中的不健康的娱乐方式,如赌博打牌成风,封建迷信活动渐多等现象,靠堵不如靠疏,要化虚为实培育出农民健康的生活方式。”采访中,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说。

        怎样才能把虚功做实?硬件投入必不可少。但记者走访中发现,不少地方由于镇级财力有限,文化站硬件设施建设参差不齐,尤其是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还是薄弱项。“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除了增加投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介绍,为了鼓励文艺下乡,江苏规定任何一家文艺单位只要每年下乡100多场,省里就会送其文艺大篷车一台,如今这样的大篷车已送出去几十台,全省的每个村每个月都能看到一场戏。农村文化重镇徐州是第一个享用到“文艺大篷车”的城市,“大篷车所到之处,邻近十里八村的农民都会云集而至,严寒酷暑都不例外,场面很是感人。”

        投入是基础,但更重要的农民兄弟要能真正参与其中并自得其乐。徐州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文化品牌“农民歌手大赛”,迄今已成功举办9届,每次报名都异常火爆。“现在农村中有不少年轻人,他们读过书,见过世面,他们需要这种展现自我风采的大舞台。”曹新平代表对记者说。而农民自办文化更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沛县杨屯镇杨屯村村民李庆堂自办“农家书院”,所有活动一律免费,自开张以来,每天都有四、五十人来这里读书赏画、品茗聊天。

        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指出,农民们要真正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绝非一夕之功,让农民自己种文化,并受到长久的浸染与熏陶才是培育新文明的关键。

        选好领头雁,重塑价值观

        “农民价值观的重塑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崔桂亮满脸严肃地说。他告诉记者,现在农村中普遍存在“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不良风气,干群之间矛盾重重,隔阂很深;而农村中的虚无主义、机会主义也颇为盛行,赌博屡禁不止。一个数字也印证了这点,据统计,城市中买彩票的79.3%是农民工。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师范大学教授赵长胜认为,这一切都源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还没有真正形成。“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冲击,使农民的心理呈现出复杂性。这种复杂性的最大特征是原有的社会均衡被打破,旧有的规则逐渐破灭,然而新生规则尚未成型,从而形成了思想断层。”

        农村的核心价值观如何建立?徐州贾汪区马庄村的发展历程无疑能给人一种启发。1988年这里组建了苏北第一支“农民铜管乐团”,而后多次荣登中央电视台,还获得过意大利第八届国际音乐节第二名,是全国文明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和中国民俗文化村。

        但相对于外人羡慕的荣誉,和谐才是真正让马庄人引以为荣的底色。全国人大代表、徐州新沂市副市长刘丽涛感慨地告诉记者,马庄的和谐其实来之不易。马庄有几个别处没有的村规:每周举办一场舞会,村里全体老少都参加;每月1日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村民职工参加升旗仪式,在国旗下发表讲话,全体村民齐声唱国歌和“马庄之歌”;马庄还把每月20日作为党员带头的全村社会主义教育日,每年11月份定为法制教育精神文明宣传月。“这才带来了马庄十余年的村强、民富、风正、人和,形成了特有的‘马庄现象’。”

        “村学村,户学户,群众学党员,党员学干部,要重塑农村核心价值观,基层党组织责无旁贷,应凝心聚力,充分当好领头雁,还要形成一种长期的制度。”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新力说。(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