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12日 星期六

    群众文化基层故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12日 08版)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城乡基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摘自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湄潭 点名要听《十谢共产党》

        本报记者 王国平 柳 路

        “你是北京来的?你得给中央电视台的小崔带个话,我对他是有点‘意见’的,哈哈……” 

        3月11日上午11时许,雨后初晴,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伍远程见到记者就来了这么一句。前几天,央视两会特别节目“小崔会客”采访贵州省省长赵克志,老伍和同伴谭世才受邀参加了节目录制。他俩参与创作和演出的花灯戏《十谢共产党》正在网络上走红。老伍心想现场应该要唱这出戏,精心排练了一整天,结果崔永元没有邀请他登台表演,他有些遗憾。 

        没机会在电视上唱,那就在村头唱。这不,一群游客来了,点名要听《十谢共产党》。老伍和乡亲们迅速备齐行头,开工!“一谢共产党,翻身把你想,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二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温饱奔小康;三谢共产党,穿衣把你想,以前穿的蓑草衣,现在毛料新时装;四谢共产党,住房把你想,以前住的茅草屋,现在砖瓦新楼房;五谢共产党,走路把你想,以前走的羊肠道,现在道路宽又广;六谢共产党,照明把你想,以前照的桐油灯,现在电灯亮堂堂;七谢共产党,上学把你想,以前一堆大老粗,现在两基一扫光;八谢共产党,看病把你想,以前有病无钱医,现在药费能报账;九谢共产党,致富把你想,以前种粮要上税,现在免税还补偿;十谢共产党,养老把你想,以前抚儿来防老,现在丢心政府养。党的恩情永不忘,誓把忠心献给党!紧紧跟着党中央,幸福日子万年长!”(丢心,湄潭土话,即安心、放心。)

        《十谢共产党》的创作者之一胡绍明今天演出的任务是敲锣,他形容自己的生活是“唱盘歌、山歌、打闹歌、扯谎歌,日子就在歌里过”,“心里有话就唱出来,过瘾!”表演还没结束,雨又下了起来,“龙门阵”摆到了广场后边老胡的家里。 

        老胡的儿子胡兴兵也是个花灯迷,他主张多创造些像《十谢共产党》这样的新东西。“所以就要你们年轻人出新折子,唱身边的事嘛!”70岁的老胡一脸严肃。 

        雨还在下。不到一个月就清明了,采茶的黄金季节。望着门外的茶园,老胡说,他正在编“湄潭翠芽”的词,“保管男女老少都喜欢”。   (本报贵州湄潭3月11日电)

        江阴 刘萍萍的第一本荣誉证书

        本报记者 谢 文

        龙河村的刘萍萍惦记着昨天预约的那本《焚心似火》,3月11日,她吃过午饭,来不及去自己开的超市,便径直去了华士镇图书馆。

        华士镇图书馆现在又叫“江阴市图书馆华士镇分馆”,在刚建好的镇文化中心内,二楼是图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三楼是资源共享放映室,图书馆全年对外开放。

        刘萍萍乘电梯上了二楼,走进了图书阅览室。这里有一万多册上架图书,每月还有“好书推荐”:本月的一本是讲家庭教育的《哈佛家训》,一本是讲三个女人创业的《焚心似火》。

        这本讲女人创业的情感小说很对刘萍萍的胃口。昨天检索后她发现这本书镇图书馆没有,但江阴市图书馆有,便做了预约登记。江阴市图书馆是中心馆,各乡镇图书馆是分馆,各馆资源共享,通过馆内物流体系彼此配送图书。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办一张借阅证,交一定押金,就可以在体系内的任何馆借书,也可以在任何馆还书。

        镇图书馆的赵霞笑盈盈地说:“你要的书到了。”刘萍萍是这里的常客,和赵霞早就熟悉了。刘萍萍告诉赵霞:“你们发的证书我摆在家里的电脑桌上了,朋友来了都看得到。”为鼓励读者多读书,华士镇图书馆仿照江阴市图书馆搞了一个阅读评奖,去年刘萍萍的借阅量在镇图书馆排第一,图书馆给她颁了个“阅读之星”奖,还发了证书。“这是我得的第一本荣誉证书。”刘萍萍说。12岁的女儿要求妈妈把奖品分点给自己:“里面有两天是我用的。”原来,家里的借阅证周一到周五刘萍萍用,周六日归女儿用。

        拿到书后,刘萍萍又向报刊阅览室后面的少儿阅览区走去。路过报刊阅览室,正在读《参考消息》的杜进兴笑眯眯地跟刘萍萍打了个招呼。今年73岁的杜进兴特别喜欢华士镇图书馆:“现在借书不要钱了,联了网,有空调,环境也好。”

        刘萍萍发现,少儿阅览区到了很多新书。现在华士镇政府每年给图书馆拨3万元新书购置经费,每月都有新书上架。刘萍萍挑了一个儿童绘本,合着那本《焚心似火》,刷了借阅证,高兴地回家了。    (本报江苏江阴3月11日电)

        莆田 今天加演什么现代小戏?

        本报通讯员 林剑冰  本报记者 高建进

        3月11日14点整,离莆仙戏现代小戏的加演还有10多分钟,福建省莆田市笏石镇杨林村2组的戏台前已经坐满了人。

        坐在后排的村民陈顺福,抱着孙女,一边喂她吃糖葫芦,一边询问旁边的村民陈天荣:“今天加演什么现代小戏?”得知是《婆媳风波》,他又问陈天荣:“都是演啥内容啊?”陈天荣大声回答:“劝年轻人孝顺长辈的戏,很精彩的。”

        时间到了。新嵩山剧团团长翁瑞英对着后台一指,极具莆仙特色的音乐响起,穿着时髦服装的演员出场,台下顿时安静了。

        《婆媳风波》演的是媳妇忙于自己享乐,不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婆婆,最终在孩子的劝说下有了转变。整个小戏只有20分钟,但台上演员演得投入,台下观众看得认真,到动情处,不少观众擦起了眼泪。

        翁瑞英说,前些年,台下能有这么多观众,看得这么动情,那绝对是一种奢望。原来,有着千年历史的莆仙戏在本世纪初,曾经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2004年,带团演出多年的翁瑞英也对莆仙戏失去信心,卖掉了当时手上的清澜剧团。此后,莆田市为挽救莆仙戏,创造了贴近生活、源自现实的现代小戏,在传统剧目前加演。这一创新迅速带火了莆仙戏。2007年,看到莆仙戏又火了起来,翁瑞英重新组建了新清澜剧团和新嵩山剧团,排演了多部现代小戏。其中,新嵩山剧团的《婆媳风波》和新清澜剧团的《新红嫂》还分别获得莆田市现代小戏调演二等奖。

        尤其是《新红嫂》,让翁瑞英在莆田名声大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翁瑞英和剧团几次捐款捐物,但还觉得不够,想为灾区再做点什么。通过新闻报道,女警察蒋小娟的事迹震撼了她。于是,她请编剧将蒋小娟的事迹改编成现代小戏《新红嫂》。这台小戏在农村演出后,很多观众被打动了,纷纷掏钱捐赠灾区。翁瑞英说,演了这么多年戏,是现代小戏让她感受到了当演员的价值,“和观众距离特别近”。

        现在,翁瑞英的剧团订单不断,今年的演出已经排到了5月份。(本报福建莆田3月11日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