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12日 星期六

    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以人为先

    青岛港走与职工和谐共赢发展之路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12日 12版)

        本报青岛3月11日电(记者 凌翔)作为国家特大型港口、世界第七大港的青岛港,多年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以人为先的理念,走出一条与职工和谐共赢发展之路。日前,该港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企业与员工是共生、共赢、共同成长的关系,企业中只有建起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

        多年来,青岛港的领导班子成员始终自觉站在“三高”(高风险、高压力、高动力)第一线,集团两级机关干部坚持23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年冬天最冷、夏天最热的时候,集中30多天到一线跟班劳动调研),与广大一线职工同学习、同劳动、同提高。“职工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是青岛港领导班子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鉴于此,多年来,青岛港始终坚持凡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决策,都必须事先征求工会和职工意见,逐步形成并坚持了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四级厂务公开、民主恳谈问答会、职工满意度调查等20项民主管理制度。

        培训学习型员工,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是青岛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大重要举措。多年来,他们积极推进“个十百千”工程(即发展好一个人才培训中心、建好10个科技创新基地、办好100个职工图书室和学习之家,用好1000个职工学习园地),不建办公楼,不搞房地产,省下钱投资4亿多元建设港湾学院,每年投入上千万元让职工学习深造,连续23年组织职工脱产大培训和考工晋级。自2009年以来,青岛港为142名集团管理的领导干部分5期、举办了每期三个月的高级研修班,为3665人次的管理人员进行了为期15天的中级研修班学习。

        为全体员工构建成长成才激励平台,是青岛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又一举措。为此,他们建立职业生涯发展机制,对取得各类技能大赛优异成绩的高技能人才给予重奖、破格晋升技术等级。对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和技术等级的人员,每月发放技能津贴。先后以职工名字命名了290多个员工品牌。年年对职工的各类创新成果给予奖励,激发全体职工比学赶超的热情。

        集装箱装卸“振超效率”8次、铁矿石接卸“孙波效率”13次刷新世界纪录;仅“十一五”期间,职工创造“绝活儿”1500余项,完成科技创新和工属具革新成果1500余项,群众性软件开发成果5800余项。其中,职工自主设计的轮胎吊“油改电”项目、拖轮“学良节油法”、“门机作业自动计量系统”被交通运输部评定为节能减排示范项目。装卸工出身的许振超成为新时期产业工人杰出代表、全国人大常委;农民工皮进军成为“十大全国杰出进城务工青年”,当选全国青联委员;徐万年光荣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并走上了基层公司党委书记的重要岗位。

        “一心为民,造福职工”也是青岛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地,青岛港职工的工资在国有企业中最高,不少职工(包括农民工)已拥有了两套以上住房和汽车;他们年年坚持为全港职工,包括为离退休老同志办好提高收入、健康查体、跟踪治疗、赠送生日蛋糕等实事,年年为老同志“冬送温暖、夏送清凉”。

        和谐的劳动关系,为青岛港这个百年老港增添了活力。“十一五”期间,该港完成吞吐量14.5亿吨,集装箱4945万标准箱,均比“十五”翻了一番还多。“十一五”期间,该港为国家上缴各种税费达106亿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