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红代表每年到北京开全国两会,都意气风发,今年也不例外……
晓红出身于西藏珞巴族农民家庭。她从2005年7月起担任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乡长,现任米林县副县长。到目前,已是一位有9年履职经历的全国人大代表。
“我最初的一份建议,是关于提高边境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简单地说就是‘要钱、要补助’。”2003年,晓红刚当上全国人大代表的那一年,南伊乡人均收入还不到1000元。在中央和自治区的关怀下,她的建议很快得到了落实。
有了“成功经验”,到后来,晓红每年都会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出建议,反映珞巴族群众的心声:道路要修,村里希望通电,村民住房、校舍需要改建,教师不足……9年来,她提的20多份有关家乡民生的建议份份都有回音、份份都有落实——去年,所提的两份建议已经被纳入了自治区“十二五”规划。
“是国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关心支持,带给了珞巴族群众如此大的发展、变化。”晓红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扶持下,许多群众开始种植经济林、发展药材产业等,走上了致富路。如今,南伊乡500多珞巴人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2010年乡里人均收入已经达到6320多元,增速惊人。而已经富裕起来的珞巴族人观念不断改变,也非常重视教育,去年考上本科的大学生就有14个。
“生活品质在变,观念在变,同样,我的建议内容也相应在变。”晓红感慨地说。
随着位于米林县境内的林芝机场建成并通航,省道306线及县道的改扩建也顺利完成,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米林县的道路交通条件,也使米林县旅游的可进入性达到了自治区一流水准。但是米林县的乡村旅游还处于未开发阶段,到目前为止,才发展了19家家庭旅馆和3家家访点。
“空中大交通的开辟与县城陆路交通的升级,为米林旅游产业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乡亲们都感觉到,米林的旅游业发展迎来了一个崭新机遇,他们谋发展的心情特别急迫。”晓红说。在调研时,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了吃乡村旅游饭的好处:“可扩大米林本土农副产品和土特产的销售渠道”、“可切实地增加现金收入”、“可改变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模式”……
本报特约记者 冯骥 通讯员 高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