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华(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副主任委员)
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这也是我长久以来关注的。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与医疗应该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与投入。建设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更加关怀老年人健康的社会。政府有责任推动,每个人也有义务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营造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良好环境。
早在1999年,我就创建了中国紫檀博物馆,希望通过传播紫檀文化,加强对紫檀的科学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紫檀,享受紫檀带来的美与健康。我自幼便对紫檀情有独钟。紫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木中极品,紫檀素有“百年寸檀、寸檀寸金”之说,紫檀家具、艺术作品更是中华之瑰宝,民族的骄傲。紫檀很好地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道”与“德”的内涵:其百年成材,质地坚实,高贵优雅,象征着中华文化质朴高尚的“德”;其健康、养生、乐生,既具有保健养生的功效,又可怡情养性,是谓修身养性之“道”。
经过多年对紫檀的研究和了解,紫檀除了可供鉴赏,也是一味名贵中药。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紫檀能止血、止痛、调节气血。然而紫檀对人体的益处还不止这些。近年来,还发现紫檀具有抗氧化的功效,长期生活在其中,有利于人体健康。于是,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将紫檀的医药保健作用开发出来,研发造福于老年人健康的产品,让更多的人能远离疾病,享受健康带来的高品质生活,就成了我一直以来的夙愿。
从2006年起,我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投资。2006年9月,北京举行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论坛,闭幕式在中国紫檀博物馆举行。与会嘉宾在参观中对各种紫檀家具叹为观止。第二天一早,一位叫穆拉德的美国人来到博物馆,再次详细询问我紫檀的来历、用途和历史,随即表示希望将紫檀带回美国进行药物研究,合作开发应用产品。几年来,我们对紫檀进行的深度开发进展喜人。
传统文化已经融入我的生命,我希望让更多人懂得紫檀的“珍”,赞叹它的“美”,感悟它的“德”,我更希望在中国紫檀博物馆之外有一个更宽广的平台,让我把它的健康养生之“道”告诉人们,让紫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发挥它更高的社会价值。我的理念是,人生要做事,就要做好。不怕慢,要追求实实在在,本分老实,为社会、为国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本报记者 马晓毅整理)人物素描:郭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