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7日 星期一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福州三坊七巷:闽都明珠 华美再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7日 15版)
    《三坊七巷》全景(漆画)
    安泰河两岸效果图
    南后街街景效果图
    冬日里仍春意盎然的南后街
    修缮一新的水榭戏台燕尾脊
    三坊七巷夜景

        沧桑更见厚重

        “路逢十客九青矜,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就是福州三坊七巷的生动写照。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以西,以南后街为轴,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自晋、唐代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涌现出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包括林则徐、沈葆桢、林旭、严复、林觉民、林纾、林徽因、冰心、庐隐等,成为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凸显着因历史上多种文化交融而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名人文化。

        这些高墙乌瓦的宅第,因生活在里面的人们,而成为了福州这座千年古城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至今存留在三坊七巷的大量名人故居,在今天依然如颗颗珍珠,透过时间的蒙尘闪烁出不灭的光芒。

        坊巷深深,仿佛诉说着千百年来的沧桑。衣锦坊原名“棣锦坊”,因宋宣和年间两位权重一时的兄弟俩陆蕴、陆藻而名。这兄弟俩才华出众,哥哥当官当到了御史,后来又回福州当了福州知府,弟弟曾经是侍郎,后来到了泉州当知府,退休后回到故乡买地建宅,衣锦还乡,“衣锦”之名由此而来。

        文儒坊人才辈出。曾经住在这里的有明代兵部尚书七省经略史张经、清朝武进士福建提督甘国宝等纠纠武将,也有清末帝师陈宝琛这样的大儒。陈宝琛父亲陈承裘的故居在文儒坊61号,著名的“六子科甲”府第。陈承裘自己是清朝咸丰年进士,他的七个儿子中,老大老二老三都中过进士,老四老六也都中过举人,“六子科甲”名震全国。陈承裘的祖父陈若霖曾经担任刑部尚书,为官公正清廉,“陈若霖斩皇子”的故事是闽剧传统曲目,在老福州人心目中,这位斩皇子的老乡地位不比开封府的包青天低。

        光禄坊因宋代著名书法家、福州郡守、光禄卿程师孟而命名。清初的“十砚老人”黄任也住在这里。黄任为康熙举人,广东高要、四会知县。虽为知县,却嗜石如命,被撤职回乡。有趣的是黄任还非常乐观,制一面旗子,写几个大字:“奉旨革职回乡”,招摇过市。他没有太多的行李,只有十块的砚石,都请当时最著名的顾二娘刻成了砚台,自号“十砚翁”。

        古时候三坊住的都是达官贵人,而七巷里居住的多是民间百姓和商贾富翁,因此七巷巷名更具平民倾向,而且大多因民间传说得名。如安民巷,传说唐末黄巢的红巾军打进福州,在安民巷口张榜安民;如宫巷,相传有退役宫女在此居住;如郎官巷,历代出了不少郎官,因而得名;如吉庇巷,传说宋朝的时候这里住过一书生,因家境贫寒倍受街坊邻里羞辱,后来该书生高中状元当了宰相,回乡的时候曾经羞辱过他的人自觉亏心纷纷走避,所以叫“急避巷”,后来谐音成了“吉庇巷”,取吉祥如意、庇佑安宁之意。

        其他三巷的名字则从当时的标志性建筑而来。塔巷北原来有闽王时期的育王木塔,后来毁于一场大火,清代时重建了个小石塔作为古迹纪念,现在这小塔被移到了巷西口牌楼上。黄巷则是唐朝时黄姓人家建有黄楼一座。杨桥巷西一段在清代是繁华商业街,“黄楼月色杨桥水,照遍钟山万点春”,描述的就是当时杨桥街灯照遍全城的胜景。

        保护任重道远

        目前,三坊七巷基本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古建筑,涵盖了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民国建筑计159座,其中包括水榭戏台、严复故居、沈葆桢故居等全国重点保护单位9处,吉庇巷谢家祠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挂牌保护单位8处,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这里也因而被誉为“近代名人的聚居地”、“明清建筑博物馆”、“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与之相邻的南后街也被誉为“福州的琉璃厂”。

        三坊七巷承载了福州城市的历史文化沉淀,是福州“四大文化”品牌之一,被评为“福州十大名片”之首。2009年6月,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以最高票入选首批“”,同年11月,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复工作,决定由省、市政府投资40多亿元保护修复三坊七巷。由全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古建筑修复专家担任专家顾问、责任规划师和责任建筑师,对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文物修复及工程质量等工作进行把关。并在2008年9月,成立正式机构——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全面统筹开展各项工作。

        三坊七巷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分成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两个层次,实现从保护建筑单体、历史街区,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内涵及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飞跃,是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尝试,属国内首创。

        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于2006年12月底正式启动,根据“镶牙式、微循环、渐进式、小规模、不间断”的原则进行保护修复。在保护修复中,坚持最大可能保留旧有建筑及历史信息,体现真实的传统构造的建筑形式表达,对于更新建筑的外立面均采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与构造做法,力求反映三坊七巷风貌的原真性;而内部空间则立足于建筑的使用功能与满足当代的生活需求。目前,包括水榭戏台、林聪彝故居、二梅书屋、小黄楼等在内的24处重点文保单位已完成修复。

        在保护修复三坊七巷的过程中,福州还对三坊七巷的文化、历史资源进行抢救性的发掘、整理,充分发掘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传承和发展街区特有的戏剧、曲艺、习俗、人文精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南后街,脱胎漆器、软木画、牛角梳、寿山石刻、油纸伞、裱褙、糖画、书坊、微雕等具有代表意义的民间艺术已相继入驻。福州评话、伬唱、十番、闽剧等地方曲艺也是经常在水榭戏台、风雨廊中展示。在叶氏民居,有福建省门类最齐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承人的现场表演与互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保护修复后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留着明清到民国时期的福州特色传统建筑风格,挟裹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延着浓烈的闽都文化,保持着流传千古的神秘色彩,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名片。

        今朝华美再现

        穿过牌楼走进坊巷,夕阳斜照下是长长的巷道,两边抹着白灰的高墙顶上爬山虎丛生,间杂着几簇开得非常灿烂的紫的粉的三角梅,一扇扇朱红大门仿佛关闭了一个世纪,即便是开着的小门看进去也幽暗深邃。榕树下偶尔会碰见三两头发花白的老人围坐玩一种四色纸牌,抬起头对你客气地笑笑,那眼神就象小时候外婆家隔壁的阿婆,亲切而且遥远。

        从喧闹的现代社会走进这里,走进静谧安详的庭院深深,顿时觉得身上心里的浮尘纷纷跌落,觉得几百年延续的朴实与自然、修养与内敛慢慢又回到眼前。

        “七巷三坊记旧游,晚凉声唱卖花柔。”如今的三坊七巷,洋溢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同利肉燕、木金肉丸、永和鱼丸、米家船裱褙店、青莲阁裱褙店、百饼园、鼎鼎肉松等一大批中华老字号、福州百年老店纷纷入驻南后街,“印象台北”、“赤嵌楼”等10多家台湾著名小吃店也陆续来“捧场”。在这里,不仅可以快速阅读老福州的“前世今生”,也能品尝两岸的美食,整个街区洋溢着浓浓的闽台风情。

        每到传统节日,这里积极开展各种特色的民俗活动,元宵灯会、中秋摆塔、九九重阳登高、拜月、妈祖巡游、传统婚庆、抛绣球等活动令人目不暇接,现在的三坊七巷已逐步变成福州民俗文化展示的中心。

        每天,这里都有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接踵而来。特别是今年元宵夜,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在南后街举办。在那个不眠之夜,三坊七巷里人头攒动,大步行走已不可能,大家只能慢慢向前移动。从高处往下看,整条南后街的人流恰似那缓缓流淌的春江水。步子虽然小了,可人们的脸上无不带着笑容。人群中,人届中年的子女搀着年迈的老父,年轻爸爸肩上坐着稚气的宝宝,还有结伴同行的年轻人。他们一边欣赏着街边的花灯,一边和一旁的亲朋说说笑笑。

        回望那一条长街,灯如花,绽放春天里。流光溢彩的街景,其繁华正如一句流行民谣所说: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

        沧桑更见厚重

        “路逢十客九青矜,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就是福州三坊七巷的生动写照。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以西,以南后街为轴,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自晋、唐代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涌现出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包括林则徐、沈葆桢、林旭、严复、林觉民、林纾、林徽因、冰心、庐隐等,成为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凸显着因历史上多种文化交融而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名人文化。

        这些高墙乌瓦的宅第,因生活在里面的人们,而成为了福州这座千年古城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至今存留在三坊七巷的大量名人故居,在今天依然如颗颗珍珠,透过时间的蒙尘闪烁出不灭的光芒。

        坊巷深深,仿佛诉说着千百年来的沧桑。衣锦坊原名“棣锦坊”,因宋宣和年间两位权重一时的兄弟俩陆蕴、陆藻而名。这兄弟俩才华出众,哥哥当官当到了御史,后来又回福州当了福州知府,弟弟曾经是侍郎,后来到了泉州当知府,退休后回到故乡买地建宅,衣锦还乡,“衣锦”之名由此而来。

        文儒坊人才辈出。曾经住在这里的有明代兵部尚书七省经略史张经、清朝武进士福建提督甘国宝等纠纠武将,也有清末帝师陈宝琛这样的大儒。陈宝琛父亲陈承裘的故居在文儒坊61号,著名的“六子科甲”府第。陈承裘自己是清朝咸丰年进士,他的七个儿子中,老大老二老三都中过进士,老四老六也都中过举人,“六子科甲”名震全国。陈承裘的祖父陈若霖曾经担任刑部尚书,为官公正清廉,“陈若霖斩皇子”的故事是闽剧传统曲目,在老福州人心目中,这位斩皇子的老乡地位不比开封府的包青天低。

        光禄坊因宋代著名书法家、福州郡守、光禄卿程师孟而命名。清初的“十砚老人”黄任也住在这里。黄任为康熙举人,广东高要、四会知县。虽为知县,却嗜石如命,被撤职回乡。有趣的是黄任还非常乐观,制一面旗子,写几个大字:“奉旨革职回乡”,招摇过市。他没有太多的行李,只有十块的砚石,都请当时最著名的顾二娘刻成了砚台,自号“十砚翁”。

        古时候三坊住的都是达官贵人,而七巷里居住的多是民间百姓和商贾富翁,因此七巷巷名更具平民倾向,而且大多因民间传说得名。如安民巷,传说唐末黄巢的红巾军打进福州,在安民巷口张榜安民;如宫巷,相传有退役宫女在此居住;如郎官巷,历代出了不少郎官,因而得名;如吉庇巷,传说宋朝的时候这里住过一书生,因家境贫寒倍受街坊邻里羞辱,后来该书生高中状元当了宰相,回乡的时候曾经羞辱过他的人自觉亏心纷纷走避,所以叫“急避巷”,后来谐音成了“吉庇巷”,取吉祥如意、庇佑安宁之意。

        其他三巷的名字则从当时的标志性建筑而来。塔巷北原来有闽王时期的育王木塔,后来毁于一场大火,清代时重建了个小石塔作为古迹纪念,现在这小塔被移到了巷西口牌楼上。黄巷则是唐朝时黄姓人家建有黄楼一座。杨桥巷西一段在清代是繁华商业街,“黄楼月色杨桥水,照遍钟山万点春”,描述的就是当时杨桥街灯照遍全城的胜景。

        保护任重道远

        目前,三坊七巷基本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古建筑,涵盖了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民国建筑计159座,其中包括水榭戏台、严复故居、沈葆桢故居等全国重点保护单位9处,吉庇巷谢家祠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挂牌保护单位8处,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这里也因而被誉为“近代名人的聚居地”、“明清建筑博物馆”、“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与之相邻的南后街也被誉为“福州的琉璃厂”。

        三坊七巷承载了福州城市的历史文化沉淀,是福州“四大文化”品牌之一,被评为“福州十大名片”之首。2009年6月,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以最高票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同年11月,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复工作,决定由省、市政府投资40多亿元保护修复三坊七巷。由全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古建筑修复专家担任专家顾问、责任规划师和责任建筑师,对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文物修复及工程质量等工作进行把关。并在2008年9月,成立正式机构——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全面统筹开展各项工作。

        三坊七巷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分成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两个层次,实现从保护建筑单体、历史街区,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内涵及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飞跃,是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尝试,属国内首创。

        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于2006年12月底正式启动,根据“镶牙式、微循环、渐进式、小规模、不间断”的原则进行保护修复。在保护修复中,坚持最大可能保留旧有建筑及历史信息,体现真实的传统构造的建筑形式表达,对于更新建筑的外立面均采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与构造做法,力求反映三坊七巷风貌的原真性;而内部空间则立足于建筑的使用功能与满足当代的生活需求。目前,包括水榭戏台、林聪彝故居、二梅书屋、小黄楼等在内的24处重点文保单位已完成修复。

        在保护修复三坊七巷的过程中,福州还对三坊七巷的文化、历史资源进行抢救性的发掘、整理,充分发掘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传承和发展街区特有的戏剧、曲艺、习俗、人文精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南后街,脱胎漆器、软木画、牛角梳、寿山石刻、油纸伞、裱褙、糖画、书坊、微雕等具有代表意义的民间艺术已相继入驻。福州评话、伬唱、十番、闽剧等地方曲艺也是经常在水榭戏台、风雨廊中展示。在叶氏民居,有福建省门类最齐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承人的现场表演与互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保护修复后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留着明清到民国时期的福州特色传统建筑风格,挟裹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延着浓烈的闽都文化,保持着流传千古的神秘色彩,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名片。

        今朝华美再现

        穿过牌楼走进坊巷,夕阳斜照下是长长的巷道,两边抹着白灰的高墙顶上爬山虎丛生,间杂着几簇开得非常灿烂的紫的粉的三角梅,一扇扇朱红大门仿佛关闭了一个世纪,即便是开着的小门看进去也幽暗深邃。榕树下偶尔会碰见三两头发花白的老人围坐玩一种四色纸牌,抬起头对你客气地笑笑,那眼神就象小时候外婆家隔壁的阿婆,亲切而且遥远。

        从喧闹的现代社会走进这里,走进静谧安详的庭院深深,顿时觉得身上心里的浮尘纷纷跌落,觉得几百年延续的朴实与自然、修养与内敛慢慢又回到眼前。

        “七巷三坊记旧游,晚凉声唱卖花柔。”如今的三坊七巷,洋溢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同利肉燕、木金肉丸、永和鱼丸、米家船裱褙店、青莲阁裱褙店、百饼园、鼎鼎肉松等一大批中华老字号、福州百年老店纷纷入驻南后街,“印象台北”、“赤嵌楼”等10多家台湾著名小吃店也陆续来“捧场”。在这里,不仅可以快速阅读老福州的“前世今生”,也能品尝两岸的美食,整个街区洋溢着浓浓的闽台风情。

        每到传统节日,这里积极开展各种特色的民俗活动,元宵灯会、中秋摆塔、九九重阳登高、拜月、妈祖巡游、传统婚庆、抛绣球等活动令人目不暇接,现在的三坊七巷已逐步变成福州民俗文化展示的中心。

        每天,这里都有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接踵而来。特别是今年元宵夜,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在南后街举办。在那个不眠之夜,三坊七巷里人头攒动,大步行走已不可能,大家只能慢慢向前移动。从高处往下看,整条南后街的人流恰似那缓缓流淌的春江水。步子虽然小了,可人们的脸上无不带着笑容。人群中,人届中年的子女搀着年迈的老父,年轻爸爸肩上坐着稚气的宝宝,还有结伴同行的年轻人。他们一边欣赏着街边的花灯,一边和一旁的亲朋说说笑笑。

        回望那一条长街,灯如花,绽放春天里。流光溢彩的街景,其繁华正如一句流行民谣所说: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