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彷徨,有过徘徊,也有过曲折,但问题在发展中破解,思想在改革中统一。“十一五”文化体制改革进展平稳,推进有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了显著成效。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总结说,文化体制改革中四条经验弥足珍贵:
一是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科学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强调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明确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切实加大建设投入;对经营性文化产业,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尊重规律,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
二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既充分考虑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又考虑其产业属性,在确保良好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三是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推动条件较好的地区先行探索,在不断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面上推开。同时,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性质和特点,明确不同的改革任务和进度要求。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把维护职工权益摆在突出位置,妥善解决人员分流安置等问题,调动了广大文化工作者支持、参与改革的积极性。结合文化体制改革实际需要,中央有关部门相继出台20余个政策文件,基本涵盖了改革发展的主要环节,各地也制定出台了一大批地方性优惠政策。广大文化工作者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共识不断增强,普遍由不愿改、不敢改、不会改转变为愿改、敢改、会改,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深化改革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孙志军说,下一步,将依据“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抓紧制定出台文化改革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牢牢抓住科学发展主题,紧紧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中央提出了“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二十字总要求”,努力在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两大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稳妥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以电视剧制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广电制播分离改革,推进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在基本完成电影制作发行等改革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完成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本报记者 张玉玲)
【链接】数字解读“十一五”文化改革发展
●到2010年底,全国有461家国有院团已完成或正在进行转企改制,并组建了46家演艺集团公司。
●全国出版单位(不含高校出版社)有90%已完成转制,发行单位完成97%,电影制片厂完成93%,电视剧制作机构完成93%。据初步统计,全国共核销事业编制17.2万多名,中央直属单位就核销了近两万名,全国共注销事业单位4000多个。
●10个省市全面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84%的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组建了综合执法机构,有效改变了“多头执法”的局面。
●全国1743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免费开放,2008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免费开放专项资金52亿元。
●到2010年,我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日报总发行量居世界第一位,电子出版物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印刷业年产值已居世界第三位。我国报刊发行已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书和期刊等出版物已进入193个国家和地区,版权贸易引进输出比从2005年的7.2:1变为2010年的3:1。
●到目前为止,7个省市成立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或投资公司,资金量达到百亿元。26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上市,仅2010年就实现融资额10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