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8日 星期一

    苏州缂丝艺术家再迎新挑战

    明代瑰宝《百子图》开始修复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28日   09 版)
    陈文在对《百子图》进行科学测量。 姚永强摄

        本报苏州2月27日电(记者苏雁 通讯员姚永强)继半个月前成功修复明代缂丝精品《群仙祝寿图》之后,苏州市祯彩堂的缂丝艺术家们又迎来了从业历程中的一次空前挑战——修复另外一幅更加残缺的明代缂丝艺术瑰宝《百子图》。近日,祯彩堂负责人陈文向记者展示了这幅待修复的艺术珍品。

        《百子图》高210厘米,宽170厘米,是一幅大型缂丝作品。画面上有100位栩栩如生的童子,他们或颦或喜,或博弈抚琴,或玩耍谈天,形态各异,生动传神,中间还辅之葫芦、牡丹、仙鹤、麒麟等喻意吉祥的吉物珍禽,体现了古代缂丝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

        遗憾的是,在经历了400余年的时光更迭后,这幅艺术珍品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破损区域达50余处,每个区域内又有数量不一的不规则小洞。藏家曾遍访名家修复此作,但无论是传统装裱还是织补,都无法完美体现这幅古代精品的艺术价值,曾经历时十五个月成功修复明代缂丝《群仙祝寿图》的陈文便成为了这项工作当仁不让的人选。

        陈文对于缂丝修复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缂丝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它不仅彰显着艺术价值,更蕴含了文化的精髓。用缂丝补缂丝才能做到修旧如旧。”修复不同于复制,为了体现与原作的完美融合,要严格按照原作的“DNA”检测结果进行修复,每一道程序都极其考验修复者的艺术功底。

        修复中,首先要对原作进行整型,在熟悉原作绘画风格的基础上加以经纬密度的科学测量,并从原件上取样对丝线的色彩、粗细等进行专业检测。接下来,还要对修复图案进行试织比对,再按原件的技法要求和习惯进行修复。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修复色泽的统一性,所采用的每根丝线都要经过传统方法的染色、“去光”、比对、试织后才能使用。“每一步都必须精准,稍有差池,就得返工重来。”陈文这样解释修复的难度。据了解,本次修复将由5位缂丝高手组成团队,预计用1年时间完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