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艺考季,北京各大艺术院校的艺考报名现场,与前几年相比是越发的火爆。北京电影学院今年计划招生488人,截至2月14日,总报名人数已达18196人。其中,表演学院只招30人,而报名人数却已超过4000人,录取率不足1%,竞争激烈程度堪比国家公务员考试。
很多参加艺考的考生,心中都有一个明星梦。应该说,参加什么样的考试,选择何种未来职业,都是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但是,艺考“烧”得这么热,众多年轻人对艺考如此执着,不惜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这样的社会现象是否有隐忧呢?
事实上,不少参加艺考的考生,并没有相关院校需要的专业能力。有人报名参加艺考,完全是凭着一腔热情,或者是自信于艺术的“天分”。还有些考生因自身文化课基础薄弱,“半路出家”参加培训班,学了些专业方面的皮毛,想拿艺考碰运气。更多的考生之所以参加艺考,主要是觉得读艺术院校将来能当明星,“钱途”宽广。殊不知,艺考的竞技场是相当残酷的。
至少,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参加艺考,读艺术类专业。当然,因为年龄较小、社会阅历较浅,很多人有些“少年麻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艺考的白热化在相当程度上,与社会环境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有的家长不惜花费重金希望孩子大红大紫,一些媒体大肆渲染和炒作“一夜成名”,还有很多人更是将当明星看成名利双收的捷径。从这个角度看,艺考的爆棚有着很多功利的、非理性的因素。
与很多其他事情一样,艺考也是过犹不及,热度太高并非好事。笔者无意吓退即将走上艺考考场的考生,但至少从这些年媒体的报道来看,不少艺考生是付出了过高代价的。耗费大量财力、精力还是小事,一些考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上了艺术院校后才发现,艺术生的就业并不那么容易,明星梦更是遥远。此外,艺考热还给很多少不更事的人造成假象,让他们变得心浮气躁,不愿踏踏实实专心学业。
在艺考报名中,笔者注意到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今年首招京剧表演方向15人,网上报名只有数十人,远没有其他表演专业方向那样夸张。何以如此?中戏相关负责人表示,京剧表演需要一定功底才可来报考。其实,其他表演、导演等专业对考生的功底要求也不低,只是很多懵懂的考生有个错觉,以为只要有漂亮的脸蛋、不错的身材,练过几次“猫步”会唱几句歌,就能考上这些专业,就能干这个行当。
开放的社会需要繁荣的文艺,也需要众多有志者投身艺术行业。只是,成功需要天赋和汗水,艺考绝非成名、暴富的捷径。我们的社会应该帮助青年学子端正价值观念,不要让他们被一些表面的光鲜所迷惑,也不要让他们一窝蜂涌向“星光大道”而失去了理性判断和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