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仁与智理解为“体用”关系,是孔子以后的宋明理学的思想。这样做的前提是把“知”理解为“德性之知”。而这只是后世儒家的理解,孔子并无这样的说法。不能把后人和自己的理解说成是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智,更近于老子的“智慧”即智谋。《论语》中关于仁与智对立的论述是很明确的。当然仁与智两者也有联系,但这个联系是以两者的对立为前提的。
二、“利”在孔子那里一直就是与“仁义”相对立的。仁者是出于天性而行仁,知者是为利而行仁。两者霄壤之别,怎么能说是“无本质的差别”呢?
三、我对“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两句的理解是“单纯的仁者容易受骗”,这是有前人文本作为根据的。蒋文批评我是“误解”,根据却只是这个说法不符合他自己的理解。
四、孔子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把“仁”与“智”对立,我认为可能跟老子的思想有关。孔子对老子的思想显然是了解的,也赞同真正的道德必须出自于“自然”的思想。他与老子不同的只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认为还必须强调礼的外在约束和规范性,而这就需要学习。所以他认为一个真正的仁者因此也是一个智者。但仁与智的关系到底怎么处理好,孔子是没有解决的,而这也为后人留下了争论的余地。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