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2月19日电(记者计亚男)今天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田本相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献上了“一个苦闷的灵魂——曹禺创作揭秘”的专题讲座。
为什么要讲这么一个题目?“就是想研究一下曹禺创作的秘密”,田本相说。他认为:一个艺术家,特别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的心理往往是苦闷的,一个作家的作品就是他苦闷的象征。同时,他还谈了曹禺创作的心理,以及一些创作的规律。这就是他今天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的原因。
他从曹禺的童年、少年,一直讲到晚年。他认为:“曹禺的一生可以说都是在苦闷当中度过的,经历了人生的很多很多的苦闷。他的苦闷同他的家庭,同他的父亲,同他的身世是有着直接的关联的。”
曹禺在青年时,就为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作出了贡献。在23岁之际,便写出了震撼人心的《雷雨》,轰动文坛。曹禺入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熟读西方名家的著作。他尤其欣赏莎士比亚、王尔德、易卜生、契诃夫等人的戏剧作品,并沉醉其中。西方作品中重视写人,刻画人性,特别是描写复杂的人性,这对曹禺有着很大的影响,以至于他一生都在思考人性,悲悯人类,追索人生,由此而苦闷不已。
田本相对曹禺曾进行长达十几年的研究和专访。曹禺曾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写我的传,应该把我的心情苦闷写出来。”
通过曹禺对田本相推心置腹的谈话,结合对曹禺周围同事、同学、亲属、朋友的采访,田本相忠实地记录了曹禺这位戏剧大师的生平和人生经历、人生感悟、创作经验和艺术见解。
田先生说:“曹禺先生在访谈中的许多对艺术的真知灼见,如对历史剧的看法、戏剧与政治的关系、戏剧不能实用主义等等,对戏剧创作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